“太太怎的眼泛泪光,被孩子看到了多不好啊!”连阡陌嘴中调笑道。
小妹子听到了父亲说话,连忙对母亲说到:“母亲,羞羞,掉眼泪,咯咯!”
连王氏听到丈夫调笑,先是竖起好看的柳叶眉,杏眼圆瞪了丈夫一眼。又竖起食指,戳了戳小丫头的额头。
“你个小臭丫头,母亲可没哭,是高兴的笑了。”
小丫头连忙回道:“哼,我才不臭呢!母亲瞎说。”
接着连王氏则对连阡陌说的:“我只是没想到,城璧那孩子会突然叫我母亲,太高兴罢了。”
却原来是连王氏从嫁入连家才知道,丈夫有一个一岁多的孩子,从小由祖父带着。公公连正庵独断专行要将孩子挂在王夫人名下,显然是要将连城璧定为嫡长子。
连王氏一开始虽不太高兴,但是从小接受的世家小姐教育也让她能够接受。之后见这小孩粉雕玉琢十分可爱,公公对他严苛训练能听话接受,不打折扣的完成在她心中都算是折磨小孩的锻炼。更是在自己怀孕前后,细心请安问好,如同关爱自己生母一般。让连王氏已对连城璧视如己出。
尤其是在生下连城瑾后,连城璧对连城瑾的细心关爱,让连王氏对连城璧的喜爱更上层楼。如今听到这从小便没了生母的可怜孩子叫自己母亲,又怎能让连王氏不高兴呢。
连阡陌听罢妻子回答,抱了抱妻子,一切尽在不言之中。自己则不由想起了自己和那孩子连城璧的小时候。
连阡陌从出生起,身体便不太好,为了母亲想要自己能够长命百岁的朴素心愿,虽也努力的练功了,效果却不太行。虽然后来练到了强身健体,固本培元的地步,却也撑不起武林世家主人的武功水准。故不太受到父亲的关爱,好在有母爱陪伴,连阡陌的童年并不难受。
阡陌,乡间的小路田亩,既是表达了母亲要连阡陌安心活着,不需要和天下人一争长短的平凡心愿,也体现着连正庵对儿子的失望之情,认为连阡陌就如同乡间小路般不堪大用。
连阡陌从小记事起就依稀记得了自己可能有一个被安排到了乡下的残疾人哥哥,可惜这种事情流言刚起,就被老爷子强势镇压了。所以连阡陌已经很努力习武,可惜先天不足,虽然练功后固本培元,身体好了很多,武功上却没有太大进展。
后来,连正庵带回来一个孩子,给他起名连城璧,并要连阡陌认他为自己孩子时,连阡陌只能为这孩子可能是那已被整个无垢山庄抹去了存在感的哥哥的孩子。对这孩子只有同情和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之情。
连城璧,价值连城的无瑕白璧。一听便是寄托着老爷子对无垢山庄未来传承的指望。连阡陌久病成医,一眼便看出了这孩子骨骼惊奇,若是练武,绝对是个武术奇才。只怕是童年要在父亲的折磨训练下度过了。
连阡陌一开始对这还是只有同情和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后见这孩子从小便懂事又孝顺。且自己因先天不足(设定是子弹的质量不行,不是连阡陌不行啊,不要搞错了),子嗣艰难。则更是对这孩子视如己出般疼爱。所以对这孩子总是关心又心疼。
所以,连城璧不是自己亲生孩子这件事,连阡陌对妻子都未曾告知。更不要说通过连正庵的管理手段,知道的老人更不敢说出去,这件事整个无垢山庄也就无人知晓,只认为连城璧只是连阡陌带回来的孩子,后来人更是认为连城璧就是连阡陌与连王氏的孩子。
连阡陌与连王氏共育有一女,名为连城瑾,比连城璧小了四岁。因连城璧是由祖父带着的,所以连城瑾从小由父母带着养大,十分疼爱。
待到连城璧头戴母亲准备的束发嵌宝紫金冠,身穿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腰系五彩绳索白玉璧,脚登青缎粉底小朝靴,走出更衣室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