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军乌合之众的本质在这个时候尽显无疑,左右两路突然杀出的奇兵让黄巾军彻底的乱了套,狼奔豕突都不知该往哪跑才好。黄巾军的主将把吃奶的劲儿都拿出来了,大吼着想要收拢兵力,可惜这些毫无训练的黄巾军根本就不听他的,该跑继续跑。结果主将不但没能收拢部下,反倒引起了关羽的注意。
关羽现在最喜欢干的事就是直取敌军主将,只要干掉了主将,再多的敌军也不足为惧。所以他一发现黄巾军中有个大喊大叫的家伙,二话不说就冲他去了。
也怪关羽太显眼了,不但身上的盔甲、手中的兵器拉风,就连他的作战风格都太过拉风,整个就是一人形除草机,在人群中趟出一溜沟的冲过来,想不发现他都难。黄巾军主将一看不好,哪还顾得上收拢兵力?赶紧掉头就跑,一边跑还一边扔掉帅旗,脱下盔甲,除了胯下的马匹之外,和普通的黄巾小兵没有任何区别。
黄巾军主将这套动作极为熟练,三两下就混入了乱军之中。关羽距离他还远,忽然发现自己的目标不见了,再在人丛里找,哪还找得到?这可把关羽气的直咬牙,心里痛骂对方胆小如鼠,居然就这么逃了!
虽然没能干掉黄巾军主将,可主将逃跑,比被干掉更伤士气。黄巾军更加乱套了,不等刘备和邹靖率领的大军返回,单单是关羽和张飞的两千人马,就把黄巾军彻底打败了。
这一回关羽可不想再抓俘虏了,上次抓的那些人,为了养活他们,把功劳都让出去了。这一回若是再抓那么多俘虏,难道还把功劳让出去?就算他愿意让,又能让给谁?黄巾军还多得是,以后总这么干的话,再多的功劳也不够。索性不抓俘虏了,赶散了了事。
只是关羽肯手下留情,别人就未必了,太守龚景一见城外黄巾大乱,立即率军出城,兜着黄巾贼的屁股大杀特杀。好在龚景手里的兵力不多,出城的人当中同样有不少招募来的义兵,连军服都没有,这些人只能跟着沾沾光,造成的杀伤不大。
很快,黄巾军全都跑没影了,龚景亲自来请邹靖和刘关张入城庆功,并拿出酒肉钱粮犒赏三军。歇息一日后,邹靖就要回幽州,刘备自然不肯跟他回去,就说要去投老师卢植。邹靖也知不可挽回,只能叹息告辞。
卢植是朝廷三路大军的主帅之一,不过他本是个儒生,虽然也懂用兵之道,可毕竟算不上是名帅,手下有五万真正的朝廷精锐,面对张角的十五万民兵却不能取胜,只能相持。
刘备确实是卢植的学生,可实际上卢植并不喜欢刘备这个学生。卢植也是幽州人,当年走背运被罢官回乡,就在家乡讲学。卢植大儒的名声下,无数人趋之若鹜,但真正向学之人很少,刘备就是滥竽充数中的一个,和公孙瓒等人臭味相投,整日斗鸡遛狗,美姬华服,学问却没学多少。公孙瓒这么干还有情可原,人家家里有钱,是士族出身,刘备家里却穷的很,要织席贩履度日,还跟人学着风流潇洒,卢植能看得惯才怪。
因此,当刘备来投靠卢植这个老师时,卢植并没觉得高兴,反而觉得这小子不知天高地厚,以为募几个兵到战场上逛一圈就能立功?想当官你好好学习啊,当初不好好学现在跑来镀金,以为我是你老师就会惯着你?想得美!
可是刘备既然已经来了,还是以帮助老师的名义来的,卢植总不能说:你给我滚远点!作为一个大儒可做不出这种事。于是卢植想了个办法,让刘备去皇甫嵩和朱隽那里打探消息,看他们什么时候能得胜,赶紧过来支援我。为了不显得刻意赶他走,卢植还赞助了一千兵马,让刘备统领。
刘备虽然学习不好,可不代表他不聪明,卢植的意图还是让他看出来了。对此刘备也无可奈何,谁让他不讨卢植喜欢呢。只好脸色臭臭的带着人马上路。
皇甫嵩和朱隽这对组合正和张梁张宝这对兄弟组合在颍川PK,张梁张宝作为张角的亲兄弟,自然不能亏待了,手下有黄巾军最精锐的部队黄巾力士。这些黄巾力士是张角早在造反之前就训练好的精兵,精锐程度比官军也丝毫不差。正是因为有这些黄巾力士在,再配上数量庞大的杂兵,张梁张宝才能抵住皇甫嵩和朱隽。
可是再精锐的兵也得有好的将领带,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说的就是他俩了。就在刘关张三人还在路上的时候,张梁张宝也不知哪根筋打错了,居然在一片干枯的草原上扎营。这么好的机会皇甫嵩和朱隽自然不能错过,二更以后一齐纵火,顿时烧的黄巾军乱了套。
再精锐的士兵也架不住火烧,何况黄巾军中还是刚发现锄头的农民更多,再被官军一顿冲杀,顿时溃散了。不过人多也有人多的好处,张梁张宝一看不好,拔腿就跑。在黑夜时分的十几万乱军中,想找到特定的两个人,难度不下于大海捞针,结果皇甫嵩和朱隽虽然大胜,却被两个主要人物逃脱了。
这一仗打完了,刘关张三人才姗姗来迟。看着尸横遍野的战场,刘备后悔的直拍大腿,怎么就晚来一步呢?就差那么一点,功劳就没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