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的扬州固然吸引人,但是六月的扬州却也同样令人向往。冬季的寒意已早早消退,夏季的炎热却并未接踵而至。早晨的阳光格外的暖人,尤其是当一阵清风吹过的时候,那种舒爽的感觉简直让人难以形容。
“热腾腾的包子出笼喽!”随着吆喝声,冒着热气的蒸笼已然打开,一阵香味已经从街头一直飘到了街尾。
“呲!”
“新鲜出锅的油条!新鲜出锅的油条!”三根金黄色的油条已然浮在了油锅上,随着的还有滚滚油烟,其中更夹杂着油条特有的香味。
早市已经开始,街旁各种小摊却早已经错落有致地排列而出,来来往往的人都能够闻到各种早餐的香味,仅此便已经令人食指大动。
不时有老农拉着满车的农蔬经过,不时又有哪家的仆人挑着竹筐走过。被主人牵着的骏马踩踏在青砖上,发出一阵阵滴答滴答的声响。天空之中自由飞翔的鸟儿却是叽叽喳喳地嬉闹,小桥下那清澈见底的溪水之中更是有成群的鱼儿自在畅游。阁楼飞檐上挂着的铜铃在清风过后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十分悦耳。
这一幅热闹却并不喧闹的画面便是扬州城最为出名的关东街的早市,虽说有不少的声音,但是却给人一种十分恬静的感觉。或许,这一切都只是因为内心的平静而发。
“咦?奇怪,小松这会儿倒是跑到哪里去了?”一手握着两张陈记的烧饼,一手挠了挠头,刘平一脸的疑惑。
从早上刚一起床,他便已经发现徐子松早已没有躺在床上。一想,可能是因为这些日子没有好好吃过东西而上街去了,可是待得刘平一番寻找下来却并未发现徐子松的踪影。
狠狠咬了一口手中的烧饼,刘平那浓黑的眉头不由一皱,接着便大步朝着东方疾步而去。因为刚醒来,所以在关东街一路找下来,他的肚子也早已经饿得咕咕直叫。
古时,不仅仅是农村,就连城镇的居民也习惯早起,尤其是需要为一日生计而忙的。所以,此时的扬州城已经相当热闹。而在关东街尽头的那条河流此刻也同样早已经忙碌了开来,不少漕丁在几个管事的指挥下,正有序地从船上将货物搬下来,而另外一边却是有漕丁将货物搬上船。说起这条河,估计有一个名字倒是众所周知的,那便是京杭大运河。
虽然这条运河经过多次的整修,但是它所存在的意义却是非凡,更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之一,要开凿出这么一条运河所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可见一斑。它更是与万里长城并称中国古代的两大伟大的工程。
然而,不管是漕丁还是那几个管事,他们此刻都没有注意到一位站在岸边的少年。少年身影尽管有些单薄,但是挺拔的身姿却比一些成年人还要高出几分。少年任由着清风将自己的长衫吹得猎猎作响,一双眼睛盯着江面上的船只,思绪却已不知飘到了何处。
“唉!”半晌之后,少年长叹了一口气,这才将思绪收了回来。
不错!这位站在江边的少年正是徐子松,尽管名字以及样貌都不曾变过,但是他所处的时代却已经不再相同。说明白点就是,如今的徐子松已经不是在二十一世纪,而是来到六百年前的明朝。
徐子松不知道这种荒唐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但是此刻的他却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虽说如此,但是如今他的心情依旧受到了这种诡异事情的影响。或者说,此刻的他还是有些不习惯。
“运河依旧还是运河,扬州依旧还是扬州。但是,我徐子松……”想到这,徐子松无奈地摇了摇头。
“哎,小松!可算是找着你了,你小子一大早跑到这运河边上做什么?”就在这个时候,刘平的声音便已经在徐子松的耳边响起。
“刘大哥!”一看来人是刘平,徐子松也主动向对方打了声招呼。
听到徐子松喊自己,已经来到他跟前的刘平嘿嘿一笑,却是将手中另一张没有吃过的烧饼塞进了徐子松的怀中,“就知道你小子没带钱两,先吃着吧!”
接过刘平手中的烧饼,徐子松冲着他一笑。还真别说,现在的徐子松还真有些饿了。所以,他也丝毫没有客气,狠狠咬了一口。
刘平与如今这个徐子松是生活在扬州城的普通小民,不但没有功名在身,更是没有雄厚的家底。两人也算是孤儿,只是按照徐子松脑海中的那段记忆,他却是知晓,这个仅仅比自己大上一岁的刘平处事却是十分沉稳,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这么吊儿郎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