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之旅结束了。
黄国强的下一站,是被称作全世界鞋类发源地的福建。很多外形绚丽的大品牌,实际上是de_in福建的。
福建也是耐克公司的一个重要制造基地。这里的鞋厂生产着各种真真假假的耐克鞋。笔者买过真鞋,也买过假鞋。真鞋嘛,上战场,假鞋嘛:“只要不穿着篮球鞋打篮球,就OK啦。”
黄国强在结束东北之旅后,并开始了福建之旅。
黄是来买假鞋的?不是。黄非前来买假鞋,也不是来买打折断码鞋,更不是买出口尾货。前文已经说了“假的篮球鞋确实好,只要不穿着打球就一定没问题。”(当然,有脚气的同志莫穿假鞋)黄穿鞋必然不是走T台的,想要走T台,黄还赶不上国际主流的一米九八的身高呢。(李美娜倒是够格,一米八五的女模特身高上已经达标了)
黄来到福建泉州。他是来打比赛的,上海队将在这个客场对阵拥有阿巴斯、龚松林的福建队。
再说,黄穿鞋是真为了打球,假鞋不靠谱。原本,黄是穿耐克的,一直如此。可后来,上了CBA,黄不得不改穿安踏。因为安踏是篮协的唯一指定用品提供单位,所以篮协规定运动员必须穿安踏!
诚然,安踏鞋的质量暂时不能和耐克相比,不过这家民企确实在努力中。以此来反对篮协,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很多球迷只看得到NBA夸张的动作、绚丽的球技和感动的“总冠军”的心,却把握不到这背后的巨大的商业利益。如果没有耐克、阿迪等公司输血,并随之打造的一整个篮球的产业,恐怕NBA将无法在美国生存,说不定,要倒闭。
CBA自然不能依靠耐克等跨国公司,因为NBA和耐克的目的是好好发展CBA本身,而是期望把CBA作为一个美职篮在远东的基地,时不时要招几个来自CBA的中国球员去NBA,让他们在NBA亮相,让他们为NBA赚钱。甚至把中国男篮也用上,让他们参加夏季联赛。
想想,如果不是中国队去热身,NBA的夏季联赛有中国人看么?
正是由于美职篮的强势影响,中国人普遍认为耐克是天,阿迪是地,李宁安踏只能去喂CC。就算李宁等公司花了重金引进了欧美的生产线,他们生产出来的货也是不值钱的。这就是品牌效应。殊不知老一辈的篮球人,脚穿布鞋、胶鞋、解放鞋,他们也打球!他们不但打球,还创造出了“小、快、灵”的战术体系,发明了急停跳投这项技术,把全场紧逼发扬光大!
耐克的信条就是堵截一切可能的利润,黄刚起身去福建,耐克的代表就已经到了上海了,他们就等上海队返回驻地——源深中心。就像当年对待王治郅和姚明一样,耐克决定拿下黄国强,让黄国强称为耐克的代言人,进一步巩固中国市场。
耐克一直着手堵截中国有望成为全名偶像的年轻运动员,其中国办事处网罗了大量球员资料,不少球员还没有上青年队就已经被耐克列入观察名单了。
然而,耐克擅长用西方的资产管理的角度思考问题。说到底,西方的资产管理的核心,是赌术。西方的公司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投入小资金而获得大资金,讲究赢钱概率和投入产出比。“投资是一次成功的投机,而投机是一种进过精心计算的赌博。”
对于黄国强这样的无法纳入概率统计系统的怪物,耐克的一套评价体系实在是跟进过慢。8个月前,黄国强仅仅是来自于山西的,在河北读大学的一名普通大学生。CBA上一轮以前,黄国强还只是表现略微出色的普通角色球员,那时候,黄还是一名纯射手。今天,黄国强成了CBA炙手可热的球星。也就到了今天,耐克中国才有所行动。
耐克的竞争对手阿迪达斯则落入了后手,他们已经不再关心中国的青年才俊,而是从CBA外援制度入手,正在运作把在NBA不如意的T-MAC(特蕾西麦克格雷迪),Agent0(大将军阿里纳斯)等人运作来CBA打球。他与耐克走的是相反的路线。
殊途同归,两者都是想打响自己的品牌,制造自己的品牌在中国的知名度,以进一步压缩中国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
人算不如天算,或者用本书的座右铭:“冥冥之中自有巴意”。黄国强如今身在福建。这时候,一家来自福建的企业“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的诚意打动了黄国强。
这家企业正是所谓的“民族品牌”,乔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