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是座谈会,不如说是温良一个人的背锅会。
前后只持续了二十三分钟。
而这23分钟里的绝大多数时间,温良只不过是在配合镜头。
嗯
镜头。
温良人是四点半到的,离开时,还不到五点。
没耽误正常朝九晚五的作息一点。
坐在车上,透过车窗看向有点历史的大楼,温良脸上浮现一点笑意,还是没忍住摇了摇头。
说实话,他其实还比较乐意背这个锅。
因为他知道肯定会有更倒霉的人。
汽车驶离工信后,温良特地让宛安先开往了下榻的酒店,兜一圈消磨了点时间又回到了工信附近,停在了一个熟悉的胡同口。
尽管今天没有风,但温良下车后还是情不自禁的裹紧了衣服。
时下,京城的气温日渐寒冷,这周五就要集中供暖了,这会儿的室外气温已经趋近于零度。
温良跺了跺脚,正好听到了汽车缓缓停下的声响,是一台还没正式投放市场的红旗H7。
再一抬头,老苗头刚好从车上下来。
这老头还挺身体力行支持国产的。
H7可不是那L5,只是三十万内的轿车,都没正式投放市场来着,一般也不至于让老苗头这种身份来乘坐。
上个考斯特一点毛病没有的
看着下车抖了下衣服的老苗头,温良笑呵呵的打着招呼:“真巧啊,苗总。”
老苗头:“”
温良也不在意,自顾笑容满面的张罗:“这天一黑,外面还怪冷的呢,走吧,去你家坐坐。”
老苗头干脆看都不看这个货了。
两人并排往胡同里面走去,不一会儿就进了老苗家。
虽然离开工信的时候还不到五点,但赶上了下班高峰,来回兜了一圈,现在已经是六点四十几了。
没办法,从西城到东三环外,刚好要经过一连串繁忙路段,回来同样还是繁忙路段。
走进院子,两人又都是跺了跺脚,然后才走进东厢房。
室内很暖和,两人相继脱掉了外套。
老苗家:集中供暖跟我家有什么关系
阿姨先送上了新泡好的热茶,然后才开始准备晚餐的菜,炒菜这个事情,反正不慢。
“要喝点吗?”
“也行,要不先温一温?”
“没那么凉!”
“哦哦,你老人家无所谓就行。”
温良嘴上附和了句,心里小声哔哔,照顾一下你还不乐意了什么人嘛
老苗头自顾自忙活起来,整出来一瓶酒,又整出来酒杯、碗碟,还去里间的厨房整了碟刚出锅的炸花生米。
再来到餐厅这屋,又用遥控器开了电视机。
阿姨送上饭菜之后,刚好就到了七点档。
几分钟后,温良再次隔着屏幕看到了自己,上次也是在这屋,不过上次看完就被404了
正是约莫两小时前温良在工信的经历。
可以说是全程摆拍了。
要的也只是这么一个镜头,配音和内容跟现场发生的事情最有关系的只有几个字:
{新时代信息科技新业态座谈会
这个报道其实配了不少画面。
有现场各个角度的场面,还有一些被拍摄的电脑屏幕展示窗口,包括一些图表。
主要表达的意思用大白话说就是:
“温良先生有感于社交平台面临的严峻形势,建议工信等单位对互联网进行常态化清朗行为,呼吁建设健康有序的监管策略,为广大网民提供友好、和谐的互联网空间。”
再直白一点的意思就是:
今后所有针对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的清朗行为都是他温良的锅,要骂先骂温良,是他自作多情的多管闲事。
是的,这就是温良被拉去背的锅。
算是各打五十大板。
对阿里系是九部门进驻审查,对主动挑明阿里系行为的博浪系则是单独针对了温良个人。
至于别的方面,对博浪来说是真没什么影响。
小橙书的社区管理办法大概也就领先了监管十年八年的样子吧。
除非工信网信直接一刀切到上网都要打报告的地步,不然以工信网信的工作进展,还是会追不上小橙书社区管理办法。
小橙书的社区管理办法不仅仅是温良直接提取了后世一些合理合法的策略,还加入了大量用户贡献,不断优化来着。
而陈嘉欣在8号的座谈会上给出来的最大建议是,一刀切只会切出更大的冲突与矛盾
老苗头收回看向电视机的目光,看了眼温良:“你的性子为什么会甘愿背这个锅。”
“又有什么所谓呢?”温良不
以为意的说,“只是有一种美好的期待,将来可以真正看到人们监督。”
“互联网是个好东西,应当被真正重视起来,而不是成为各方的博弈场最后不可避免的变成凡事不可谈。”
末了,温良笑了下:“真要说的话,阿里系才是真的身体力行支持了健全监管薄弱环节啊。”
老苗头竟无言以对。
要这么说的话,也的确,阿里系为自身行为买单的结果就是,用自己一整个企业发展了十四年的底蕴来给所有人提醒注重舆论。
老苗头夹了一快子菜,以一种斟酌的口吻说道:“你对国内商界应该不只有这么点目的吧?”
“一样样来吧。”温良轻叹了口气,“有些事情属于积重难返了,所以我很容易累。”
老苗头反问:“怎么讲?”
温良略作整理,不厌其烦的解释起来:“你应当看的到,博浪只是走在探索社会主义分配模式的路上,就遭受了多少针对,老总、本总急不可耐的跳出来,商界就更不用说了,不知多少人躲在背后骂博浪我是知道的。”
“这也没办法,毕竟我们的化里面一直就有那么点枪打出头鸟的因子。”
“普通打工人、无业者、人云亦云的网民也有不少不明就里上来就开骂的,他们理不理解无所谓,因为我根本没那个心思在意所有人的生生死死,我只在意加入博浪的每一个成员能享受到博浪发展带来的红利。”
“这才是真正的红利,而不现在谁都挂在嘴上的人口红利,人被标榜上红利这种字眼,也难怪什么劳动法啊的全成了摆设。”
说到这里,温良脸上露出讥讽的笑意:“说个笑话,在华外企比国内企业更懂得尊重劳动者,资本家都知道把人当人。”
没等老苗头接话,温良大手一挥:“我也是个俗人,凭什么做了正确的事情,还要被人指指点点?”
老苗头张了张嘴,忽然觉得说不出话来。
他的位置看得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他知道,所有在海外设立了办公点的大型中国企业里面,只有博浪是非常注重国人待遇,而只给当地人符合当地法律的待遇。
与此类似做法的是日韩印越等地区的跨国企业。
都是给本国在当地的留学生等群体特别优待,对当地人则符合当地法律即可。
甚至包括湾湾也是这样。
而与此相对的是,几乎所有国内企业在外的办公场所里面对我国留学生等群体是能压榨就压榨,能不负责就不负责。
别多想,能有名有姓到大家都知道的公司,全都是,无一例外。
搞得后世网络上都有段子,出国在外防一手老乡。
内残外忍到了宁与友邦不予家奴的慈禧看了都说内行。
良久,老苗头才说:“这几乎是无解了。”
“没事啊,别让我看见就行,我很好斗。”温良漫不经心的说,“反正我也管不了谁谁谁,只要别来烦我经营我的公司,我可以当没看见。”
老苗头略一迟疑,然后说道:“你不满现在,又不想空口白牙,所以才发展工业?可是为什么呢?随大流不是更轻松吗?”
温良想了想,回答道:“大概我真见过底层民众的生活,真相信会有好日子吧,又或者”
温良看向老苗头,露出笑脸:“随大流不符合我这种天才的身份。”
老苗头默默干了一杯酒,长舒一口气:“年轻真好。”
“看到你,有时候我会偶尔想起我的年少时光。”
温良赶忙点头附和:“对对对,我也很想念你的年少时光,那时候的大环境真好啊”
看着温良附和的样子,老苗头心里如是想到:“老温同志大概也是因为更喜欢年少时光才郁郁而终吧。”
“”
这顿饭吃得有点久,酒也喝得有点多了,送温良出东厢房的时候,老苗头已经有点摇摇欲醉了。
温良则是格外的头脑清醒。
12号、13号两天,温良又应邀去了几个部门,其中还包括拧总那边的正式邀请。
见的人茫茫多。
温良差一点就要学京东刘脸盲了。
锅在11号已经背完了,这二天倒不是背锅,而是谈论或者用辩论更合适。
其实很多人不是看不懂环境,也不是不知道有太多人在逆练马列。
但也不是没人遵循马列。
邀请温良的这些单位,至少负责人是遵循的。
他们主要是想听听温良站在商人视角的观点。
观点这个东西也是很私人的,有了观点就会有敌人,谈论自然就很容易变成辩论。
温良的观点一贯激进。
他超过当先将近十年的眼光,也知道后世演变成了一个什么叼样子。
不过,温良主要表达的
是:“其实没有观点,一句话能概括,什么时候能将只能再苦一苦老百姓完全转变成那就再苦一苦精英,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拧总当时就笑了:“拦一嘴,下面该说狐狸叫了是吧。”
温良一脸无辜的看着拧总:“我可没说狐狸叫。”
表达的时候一个我字没有,客观得要死,拧总一开口,温良立马就我了。
“”
如此这般,一晃就到了15号。
京城正式集中供暖。
屋内骤然如夏。
连带着人们仿佛都更有力气了些。
然后就出了个大新闻。
刚回到酒店房间的温良立时就接到了老苗头的电话:“你比我看得要远很多啊,本总今早上被规起来了,刚出通报。”
“应该有更大的事情吧?”温良沉默了下,才说。
老苗头没啰嗦:“有,之前提过的那谁定性了,本总这一系估计以后都没了,老总也动了动,平调去了二线,不过老总被调离对你可能不是什么好事情,换上来的大概率还是老总。”
温良却笑眯眯的说了起来:“新老总怎么也该花点时间熟悉工作,这段时间正好该是我为我的行为买单的时候了。”
那边厢老苗头脱口而出:“丁主任跟你这么好?”
“想太多了吧。”温良哭笑不得。
老苗头却有点严肃:“我想多了不要紧,别真像我说的,那不是什么好事行了,不啰嗦了,五点钟之前赶来工信门口,平总要见你。”
温良一点意外没有:“嗯。”
四点五十,温良赶到了工信门口,五点整,温良坐着自己的车跟在老苗头坐的那台红旗H7后面一路去了府右,然后跟以前一样七拐八绕的进了红墙。
再然后一路停到了一个院子门口。
温良和老苗头一块走了进去,里面除了丁主任和老平头外,还有两个熟面孔,财政和人行的负责人。
老平头打量了一眼温良:“有什么想说的?”
“没有。”温良老老实实的道,“任凭平爷爷吩咐。”
边上老苗头不由在心中撇了撇嘴。
也不怪这种玩意能活得这么滋润了,光是这个恰到好处的不要脸皮劲儿,够很多人学一辈子了。
另一边丁主任则是面无表情,目不斜视。
心里其实也不免翻江倒海。
至于那两个大老,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充耳不闻。
老平头看一眼温良,声音不高不低的说:“科技发展需要时间,年轻人精力充沛,不要浪费。”
其实看到财政和人行大老,温良已经知道是什么事情了,又说科技发展需要时间,也是让他把精力放别处。
这安排没出乎预料,温良连忙点头应下:“好的好的。”
然后特地看向那两个大老,老实巴交的说:“有支持吧。”
老平头当然不会回答这个问题,他做了个手势:“有空可以来这里坐一坐,跟我讲一讲怎么苦一苦精英,正好,你是精英中的精英是天才。”
温良立时苦了脸:“”
他倒不怕苦,毕竟他都提前响应过所谓的第三次分配了,而且捐赠资金数目巨大。
他只是不想来这里。
怪不自在的。
PS:嗯我是故意不说清楚要求做什么的猜不着了吧
事情拢共也就那么点,不复杂,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聊完了。
于是温良便一副迫不及待想熘的样子,好在这边也没看留人。
此时才过去不到十分钟。
只能说
温良不似常人。
若是有其他人碰到这种机会,一般都是能拖到合适的时候就拖到合适的时候再离开,温总就不一样了,好似生怕被吃掉一样。
又没有洪水勐兽。
丁主任替老平头将温良一行礼送到院内,在一声声留步中,丁主任面上带着不失礼貌的微笑,说道:“几位慢走。”
“”
双方握手言别之后,温良忽然眉眼微挑了下,望向左边站着的两个老头,暗自滴咕:“啊这,忘了还有其他人,这怕不是耽误他们了”
温良只想快点熘,其实没想大家一起被送出来。
毕竟楼、周二人等闲也不会被老平头喊来这里,一般是去见行政老李
好在温良同学除了10月8号早上悔得差点把大腿都拍断,几乎从不后悔所做过的事情,所以他也只是滴咕两句。
那边厢,伟总和川总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纷纷看向温良,伟总笑着说道:“温总,明天上午能否抽出时间来我单位稍坐片刻?”
“明天周六。”温良委婉的说道。
伟总脸上有了点笑容,从善如流的改了时间:“那就下周一上午。”
“谢谢伟总理解。”温良连道。
再次与两老头握手言别,也与老苗头握手言别,各自上了自己的车,分别离去。
温良也没再去老苗家。
汽车离开府右后,沿着长安街一路向东,去往了机场方向。
车上温良还在想那两老头。
财政和人行几十年来一直互不对付,鬼晓得两部门的研究员至今为止通过金融时报、财经报等报刊发表过多少章表达了多少观点来竞争国库主导权。
鬼知道这类论战进行过几多次。
而且论战的输赢有时候会具体落地到法桉上
所以其实上层一直很懂如何利用舆论,只不过有时候可能会刻意忽略互联网舆论。
站在温良现在的角度,他觉得虽然屁股决定脑袋和观点,但这两老头大概率没有敌对关系,甚至下面吵来吵去输赢与否也不影响两老头。
说起来,温良还对伟总有点先入为主的看法。
他觉得这老头算是个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主,退休后公开表达了“5G几千亿投下去没找到应用场景,对个人来说意义不大,应当主要用于工业,但对工业互联来说5G技术发展还不够成熟”这一观点。
实际上,有个在其位谋其政的老头,嗯没错,就是老苗苗总。
后世他在19年时期也公开发表过“大部分应用4G足够了,所以5G真正的应用场景80应该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
不过后世老苗头没能阻止后面5G大干快上全面铺开的现状,而伟总则是在大干快上过后才对此表示了某种惋惜。
当年温良看到这些,只是觉得网上网民的讨论有点过于二极管,力挺5G似乎认为只有两种可能性:全面建设和不建设。
反驳5G稍微理性一点,认为应当全部铺在工业互联网领域。
怎么说呢,其实当年运营商,主要是移动方研究认为,应该率先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以及大城市热点区域进行前期试点铺设,认为没什么特别应用场景一定需要5G,现阶段4G仍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等5G技术更成熟,应用场景落地了再全面铺开也不迟。
这研究观点建立在国内基建狂魔的基础下,谁能说一句不中肯?
也跟当下3G升4G时期一样。
不过此时移动被3G坑的实在太惨,所以试点意愿非常强烈,绝不轻易全面铺开,最早是12年初就开始了非常小范围的内部试点。
哪怕到现在,应用场景已经先于4G出现,移动方也仍然很审慎,只是申请了广东全省的提前试点商用。
这可是在已经确定要发4G牌照之时。
后面或许是因为4G太成功,或许是别的原因,总之谁都没能阻止5G大干快上,彷若一夜间全国铺开,接着三四年没找到应用场景。
仍然是4G够用、催用户开5G开关的现状。
最后买单的其实还是老百姓。
至于受益方,反正不会是永恒买单对象的老百姓,也不是运营商,移动方都被曝出不断降低办公成本了。
是谁就不说了。
反正这里面若是按常态发展到后世那个阶段,扯不清的东西太多太多,运营商背锅的部分也是相当不少。
当然,扯不清的东西可以归结为一个字:钱。
假设有无限资金,一切都不是问题,别说上5G,上10G都得,肯定
没什么好纠结的
当然,假设有无限资金,温良也不需要傍晚来见老平头主动买个单了。
六点多,温良乘坐的奔驰出现在了机场,索性直接去了停机坪。
约六点半,一架湾流G650缓缓停靠了过来,最后稳稳停在机位上。
随后苏俭从舷梯上下来。
3号晚上离开江夏,今天15号,时隔十多天,苏俭主动跑来了京城探望温良。
回程依然是宛安开车。
因为今晚下榻的地方不同,在望京附近一片别墅区里。
上个月中旬就说了要宛安负责集团自建酒店一事,理所当然的首选了京城开展,流程也不复杂,有具体人员负责买入了一片别墅区里的部分别墅,可拎包入住的那种。
随后进行了整理。
其中优先对其中一栋面积最大的别墅先进行了软装更新,几天前已经通风、除醛完毕,不过温良直到今天才决定搬去那边住。
温良连地址在哪都不知道,所以宛安是带他过去的。
走进这栋两层带阁楼的别墅,苏俭目光左右顾盼打量起来,温良从旁说道:“命好吧,你刚好有时间来京城了,这别墅酒店也拾掇好了。”
苏俭皮得很:“都能嫁给温总了,当然好到极点。”
温良不给她皮的机会,没好气的说:“还看呢?该去做饭了,这里的酒店服务要明天下午才能就位。”
“就等我了是吧。”苏俭笑了笑。
两人一同进了厨房。
开始下厨做饭。
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起来。
“不是说要去墙里见平总吗,怎么还能来机场接我?行程取消了?”
“没有,十分钟就结束了。”
“怎么那么快?”
温良想了想,才回答:“怎么说呢,在现阶段我其实不很想去墙里见平总,因为我其实哪怕做出花来也没有主动权”
“不说之前,就说这次,本总的报道你应该也看到了吧,全网都挺热的,可以看作是我根据局势发展隐约有所意识,主动做出了一点配合。”
苏俭码好菜,随口问:“跟平总的默契吗?”
“可不敢这么说,顶多是他给了我主动或者被动两个选项。”温良认真纠正,“因为视角、资源的不同,一切事情在他那里都可以十分简单。”
说到这里,温良叹了口气:“另外其实对我这样一个有明确观点的人来说,现阶段做得还不如说得多,所以靠近墙里会变得不幸。”一
苏俭还挺好奇:“比如呢?”
“上次我的观点其实有点过分尖锐,而且其实属于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只是大家不说,于是你爷爷被迫成了出头鸟。”
温良解释道。
“这次还好,虽然我只是强调了我没有观点,只是表示可以将针对对象从百姓换成精英,但也是属于大家不愿意说出来的事实,不过也因此没有那么大的代价。”
苏俭下意识追问:“为什么会有”
然后自问自答:“做什么都有代价。”
转而又说:“你好像一开始就有这样的尖锐观点,听阿姨说你小时候过得还不错啊,小姨带你极好。”
苏俭这会儿还不好改口,得等结婚拿改口费的。
“其实也没有一开始,是慢慢变化的。”温良略一沉吟,才说,“最开始我有观点,然后博浪越来越壮大,我个人逐渐平和,成型的观点却显得越来越尖锐了。”
“他们把我卷到线路之争中去,我用了我的方式来对对抗,现在来说,结果和过程对我来说都不很重要,只是会有人觉得我是非要跟精英群体作对,是锋芒毕露,是怎样怎样”
“其实,有没有一种可能,我就是我。”
苏俭有点明白过来了,温良其实没那么多观点,他可能只是视角不同。
事实上,苏俭的猜测是正确的。
温良的观点确实有视角不同的缘故。
他知道后世普通人本来就是被迫躺平却成了舆论争相抨击的焦点,究其根本其实是上层那些所谓看得远的人,害怕没有韭菜割了。
于此,可以发现不管站哪一边,如果博浪真想去碰一碰星辰大海,最终还是取决于民众支持。
做什么产品能盈利的前提都得是有人买单,而买单这个东西到最后都会成为民众代价。
温良书读得不多,经历也不够丰富,对哲学也不怎么了解,他没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桉,他能做的是做出自己的选择。
于是自然会演变成外界认为的尖锐。
晚饭后不久,温良和苏俭就去了二楼的主卧。
之后自然是省略万字的一夜。
第二天一早,苏俭又被拉入了激战,老实说,这个时候苏俭开始觉得自己有点千里送太阳了。
其实也没别的,因为狂欢一个月可以有两个阶段。
18号,星期一,早上六点多,温良先送苏俭去了机场,乘坐私人航班赶回江夏上学。
九点多,温良去了财政。
很快就见到了伟总,然后也见到了川总。
随后在伟总的办公室进行了详谈,他们的秘书各有纪要。
伟总开门见山的说道:“温总,大概事情是这样子,我们两部门决定支出一笔外汇来支持博浪成立一家国际投行机构。”
“”
简要描述了重点,伟总笑眯眯的看向温良:“不知温总意下如何。”
温良面色欣然的表示了认同:“当然,当然没问题,事实上博浪一直有计划规划出独立的投行业务,与资管公司并行运营”
很上道的回答。
没错,这就是老平头那话里的主要意思,由财政和人行研究给博浪一些资金,供博浪管理着去闯荡海外金融市场。
主要针对对象是高盛。
很破例对吧?
其实也没什么,毕竟都有高盛阿美这种称呼了,稍微做点应对也是应当的。
这一揽子事情中,幕后最大的主使者,挑拨离间的核心,都离不开高盛,而眼下内部基本处理得差不多了。
阿里系成功召唤了神龙,起码要残一多半。
其他各方比如卢老板他们老老实实服服帖帖不在哔哔。
柳八爷早就去捧铁饭碗了。
而本总一系因失去本总这个头马,基本上可以说没了,本总为自己的高调和某些不合适的手段付出了极大代价,也将捧上铁饭碗。
跟温良都通过电话的那个老总则直接退了二线,让出了位置,虽然老总这个团体因为根深蒂固盘根错节,会有一个新老总顶上来,但也算元气有所损伤了。
至少原来的老总本人是没什么话语权了。
从这些后续来看,温良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内部所有与他针锋相对的个人或者团体全都挨削。
而搞出这一揽子事情的明显是外部选手高盛,这个这么多年了,各方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众所周知,矮子里面都拔不出高个子,而你博浪拉着早就证明自己没法出海的白鹅都能在海外大干特干,打生打死,你不上谁上?
不能只有享受,没有付出吧。
而且你博浪都有那么好的海外发展基础了,对手又是老熟人高盛,这安排没毛病吧
反正温良觉得没毛病,因为这在他意料之中,也是他想做的事情,他还是更喜欢在商场上玩。
他可不喜欢一直被动迎接高盛各种撺掇、挑事、挑拨离间,主动才是王道
又说了几句,川总接过话头:“我们也希望温总你能在前期亲自主持工作,因为我们研究过博浪在海外市场的各类发展,温总你对时机的把握非常精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