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速度便快不起来。
一本书从印刷开始到结束,往往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一张报纸虽然字数不多,但需要时效性,这就需要更多的人工昼夜不停工作,才能提高速度。
一张报纸定价若是高了,又有多少人会买?
定价若是低了,便要赔本。
却不知武大用的报纸,乃是成本极低的粗纸,自然不会赔钱。
至于泥活字印刷,他也有办法用更加先进的铅字代替。
让速度更快,也便于大量生产。
武大看她犹自不信,只好转移话题问道:“想要办报,官府若是不准也是不行,不知心兰小姐能否在伯父面前美言几句?”
辛如兰看他铁了心要办报,虽是不以为然,也只好点头应了。
武大又问:“我在此地不熟,你有没有办法招来匠人,开办个印刷作坊?”
说起作坊,辛如兰却笑了。
脆声说道:“这却不需武兄费心,我娘当年的陪嫁,就有一家印刷作坊,如今已经成为大名府最大的作坊,如今却归小妹。”
武大一听大喜,急声问道:“不知若兰小姐想不想和武某合作,开办一家报社?”
“哦!就不知道武兄想要如何合作?”辛如兰笑语吟吟问道。
武大思索片刻说道:“既然是合作,所得利益自然均分,管理权归你,我实在没有时间打理。”
“但我会对如今的印刷作坊加以改进,提升速度和印刷量,你看如何?”
辛如兰对别的都没有太多要求。
只提出了一点:合作可以,但只能以潘金莲的名义合作。
武大自然明白她的意思。
她和金莲是结义姐妹,是给金莲争取利益来了。
和金莲合作,这项产业此后就是金莲的私产。
就算她嫁给武家,也算是金莲的陪嫁。
这项产业,只有她的子女才能继承。
武大虽然明白她的心思,却毫不计较,他开办报社可不是为了挣钱。
又谈论了一番具体细节,这才敲定。
辛如兰按照武大所说,回家整顿印刷作坊去了。
武大也开始忙乎起来。
这般过了半月,摊子才刚铺开,却面临资金危机,库房里没钱了。
金莲愁的不行,找武大商量对策。
说再不想办法,工人和那些孩子就会断粮。
如今农庄的庄户正在种花种树,只花钱不挣钱。
纸虽然造出来了,但距离武大的预期还有差距,想要大量制造还不是时候,还在继续改进。
火柴作坊也是刚开始不久,正在制作之中。
武大还在建造能够产生高温的锅炉,打算造玻璃。
不是他太贪心想一口气吃成胖子,是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北方的金国如今已经打的辽国节节败退,朝不保夕,距离灭国指日可待。
而大宋的南方已经民怨沸腾,山东一带也是盗匪四起。
如果记载无措,造反迫在眉睫。
最迟便在一两年之间,不由得他按部就班慢慢发展。
思之再三,武大决定把从抢到手里得到的地产抵押,向钱庄贷款。
却不料,正在焦头烂额之际,事情竟然有了转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