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百号人虽多,不给工钱的话,他完全养得起。
不是他心黑不愿给人工钱,是暂时给不起。
只有等生产出来的东西赚了钱之后,才会把工钱提上日程。
但那也是数月之后了。
有鉴于此,武大没做太多考虑,就把这三四百人全部留了下来。
事先言明,管吃住,但没有工钱,去留随意。
唯一的要求,必须在庄里干满三年,才能自由离开。
而干满三年的人,临走时会领到三年的工钱,按一个月五贯钱算,一次给清。
提前走的不但没有工钱,还要赔偿违约金。
这条件一出,别说提前走,恐怕赶都赶不走。
管吃管住,三年后可以领两百贯钱,到哪里找这么好的事情?
两百贯钱听起来不多,但在大宋,就已经属于中产阶级了。
可以买十亩地,做个小地主。
他要造出物品筹钱,化解浩劫,自然要做些保密措施。
能到这里找活的人,都是在家里实在混不下去的,只要能混饱肚子就行。
来此之前,压根没想到此处会需要如此多人手。
只以为是几天的短工。
因此,听到有三年的期限,三年后还有工钱,欢天喜地的全部答应。
武大从其中挑了几个看起来精明干练又识字的,作为管事和账房,负责采买物品等琐事。
未料到,里面竟然还有几个木匠和铁匠等手艺人,让武大很是开心。
正好把刚画的需要改进的耕梨图纸交给他们,让他们抓紧时间做出来。
剩下的人,全部被他打发去修建茅屋,供这些工人临时居住。
又让人驾车去大量采购粮食和日常用品。
等到下午吃饭时,工人们惊喜的发现,不但饭食管饱,饭里竟然有大片的肥肉。
让所有人眼睛都绿了。
猪肉在大宋虽然属于贱肉,但那是对达官贵人而言。
普通百姓,能天天吃上猪肉的人也不多。
更别说他们这些难民了,已经好几个月没有闻到肉香了。
一个个吃的嘴角流油,深怕再无这种机会。
却不料,此后的几天,每天都是馒头米饭管饱。
虽是糙米和掺了麸麦的馒头面片,外加白菜萝卜所做的大锅菜,但菜里油腥并未减少。
菜汤上油汪汪一片,大肉片子随时可见。
难民们惊喜交加,都说主家实诚,不但能吃饱,还有肉吃,简直是菩萨心肠。
也因此,对武大武二这两个主家感激无比,几乎言听计从。
武大本就心善,不按时给工钱已经让他心里有愧。
要是再让人吃不饱肚子干活,这种缺德事他也干不出来。
如此多人吃饭,每天的伙食开资就不是个小数字。
管账的金莲看着银子流水般花出,虽是心疼无比,但看到武家兄弟如此待人,却也十分欢喜。
对旁人能心存善念,对枕边人自然更加不会亏待。
唯一让金莲怨气十足的是,这兄弟二人把她推来让去,至今没个准话,对她越加客套。
兄弟两个,现在便是连正眼都不看她。
若非金莲现在忙的团团转,顾不上考虑这些,恐怕早就委屈的哭起来了。
武大说是代弟娶亲。
如今以大伯自居,要拿着兄长的架子,除了交代正事,躲的她远远的。
武松却把她当成未来的嫂嫂看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