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是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让武大大开眼界。
自感有用的东西,都在心里死死记住。
潘俊记性极佳,一本书只是翻一遍就能记住。
武大竟然也不差,全都记了个七七八八。
武大自感若是此刻回到大宋,以自己如今的见识,绝对能够金榜题名。
至少,也能算得上博学之士。
直到有一天,潘俊选了一本书,叫做:“金平梅”。
书里面的潘金莲,虽然和自己刚娶的娘子同名同姓,他也没有多想。
之后,又看了水浒。
武大依旧没有在意,只当是同名同姓,反倒和潘俊一起看的津津有味。
他自然丝毫联想不到自己身上。
他一个默默无名的小人物,又怎会想到自己会被人写进书里?
却不料,越来越多熟悉的名字出现。
太尉高俅,太师蔡京,宦官童贯。。。
这些名字全都大名鼎鼎。
就算他这个乡野之民,往日也是时常听说过的。
通过所发生的事迹推断,骇然发现:“书里面所谓的宋徽宗和宋钦宗,说的貌似是当今的天子赵佶和太子赵恒。”
皇帝的庙号,死后才会盖棺定论,宋徽宗的称呼,他的那个年代还没有。
自然只能靠猜测。
而所发生的故事,竟然正好是自己在世的那个年代。
花石纲,可不就是前几年发生的事情吗?
南方贼寇方腊正在闹腾,他也是听说过的。
至于书里面的武松,倒是越看越像是在写自家兄弟。
自家兄弟相貌堂堂,力大无穷,ww.knsh.c拳脚了得,的确能做下这般大事。
细思过后,却又断然否认。
如果书里的武松,真若是自家兄弟的话,莫非里面的那个窝囊废武大郎,会是自己不成?
书里虽然没有提过武大郎真实姓名。
但具后人考证,武大郎的大名乃是叫做“武植”,
而自己却叫“武柏”。
一松一柏,才是自己和兄弟的名字。
真是可笑,我武柏要是这般不堪,又如何会有武松那般兄弟?
那书里明明说潘金莲聪明伶俐,武大有个能打死老虎的弟弟,她如何敢去害死武大郎?
简直胡说八道。
至于武大郎的反应,更加前茅后盾。
书中说,此前张大户每次和他娘子苟合,武大便是见了,也装聋作哑,甘愿做个活王八。
偏偏遇到西门大官人时义愤填膺,受不了跑去捉奸,莫非他转了性子?
他自然不知,他整日模仿潘俊,如今性子也早已变了。
看到那人外号三寸钉谷树皮,更加断定另有其人。
不但大名不一样,连绰号都不一样。
更加确定,不可能是自己。
自己只是矮小黑瘦些,哪里有如此不堪?
武松凶名远博,时长打伤人,在清河县时,他这个外号,自然没人敢当面叫。
因此,此刻他也不知道自己竟然有个三寸钉的绰号。
只有后来到了阳谷县,别人不知道他有个厉害的兄弟时,这才会传开。
又看下去,更加肯定书里的武大郎是另有其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