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静给二老买了一盒老参,有孟昱这样的行家在身边,宋静根本不怕买到假货。宋静另外给关之怡买了一块贴身的玉。关之怡笑呵呵地道:“这参我和你刘爷爷就收下了,我们老了,进进补也是可以的。这玉你就自己佩着吧。俗话说人养玉玉养人,你正年轻,就和这玉互相养着,到老了,这玉也就成了传家宝了。”
宋静看了看孟昱,孟昱笑着点了点头,宋静便高兴地道:“谢谢爷爷奶奶。”
刘子皿道:“上次孟昱来,已经给了我们礼物。以后都一家人了,我们也不搞这套了。来看爷爷奶奶就好。这些礼物什么的,实在是用不着。”
孟昱和宋静连忙答应着。众人又聊了一会,勤务员过来报告说晚餐准备好了。众人一起吃了顿丰盛的家庭晚宴后,刘子皿道:“你们一起喝茶聊天,孟昱和春雷到我书房来。”
孟昱和齐春雷恭谨地答应一声,随刘子皿进了书房。刘子皿在沙发上坐下后,示意孟昱坐在自己的身边,齐春雷坐在自己的对面。早有保姆泡好了三杯茶端了上来。
刘子皿喝了口茶后,便开始问孟昱在学校的情况。当刘子皿听到孟昱已经成为了预备党员后,心里有些吃惊,担心孟昱是在用自己的名头投机取巧,便问道:“昱伢子,你这入党的速度也太快了吧?中间有什么缘故吗?”
孟昱微微一笑,便把学生党支部书记陆西平看到宋静的妈开车送自己回宿舍的事说了一遍。孟昱最后道:“我猜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公安部给我的嘉奖。不少人认为我一定有大后台,不然公安部是不会给一个系统外的人嘉奖的。第二是陆西平误会了我是宋省长的亲戚。”
刘子皿忍不住地轻笑了一声,道:“有些人的心思就没有放在正道。不过这样也好,孟昱的组织关系顺利地解决了。”
齐春雷道:“刘老,就是按标准,孟昱也够入党条件了。有几个党员象他这样舍己救人,屡立奇功的?”
刘子皿笑道:“春雷啊,你别过于夸奖他了。孟昱屡立奇功不假,可立一时之功易,保一生正气难。孟昱,你的路还长着呢,你只有不时地按党章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党员。如果每个党员都能按党章严格地要求自己,我们的党就能永保正气。”
孟昱连声答应,脸上的神色也很凝重,但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刘子皿目光何等的毒辣?刘子皿仿佛一眼就看出了孟昱的心思,问道:“昱伢子,你心里似乎对我刚才的话有些不以为然,是吗?”
孟昱心里一凛,才知道自己的心思或多或少地还是表现在了脸上,看来自己养气的功夫还是不够。孟昱连忙道:“爷爷,我认为您所说的都对,我只是对‘如果每个党员都能按党章严格地要求自己,我们的党就能永保正气’这句话有一些想法。”
刘子皿含笑地点了点头,鼓励孟昱继续说下去。孟昱略为思索后道:“按党章严格要求自己,从某种程度上讲,只是一个道德层面的约束。要真正地治党,还是要从法律出发。一个好的党员,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公民。而一个好公民,首先应该是一个守法的公民。”
刘子皿道:“可按党章严格要求自己并不和守法矛盾啊。”
孟昱道:“我没有说两者之间有矛盾,我只是觉得我们在提法上要改进。如果我们过分强调党员要按党章严格要求自己,而忽略提倡党员要学法守法,给人的感觉就是党章在法律之上了。事实上,法律才应该是每个公民,自然就包括了每个党员,其行为标准的基本准绳。”
听了孟昱的话,齐春雷有些吃惊,但更吃惊的是刘子皿的反应。刘子皿自始至终,脸上挂着微笑,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孟昱。齐春雷心里感叹:“要是换一个人发这样的感慨,刘老这样的老党员,心里恐怕不是很舒服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