锃亮的马靴,一身笔挺笔挺的风衣,再加上足有半尺长的高冠,即翩翩儒雅,又英姿飒爽,干练无比,每个人腰间配着一柄一尺四寸长的短剑,更向所有人说明了,柳家和西梁舞院对武道的重视。
雅而不弱,勇而不蛮,文武兼备,俊朗彪悍。儒将神彩,千年来传为美谈,悍勇之风,千年来亦不曾改变。
要是有后世的人在场,肯定会觉得眼熟无比。
这一套由仙剑游戏中重楼、天篷外加长卿三人打扮,改造而成剑侠古装,外加二战时期美军飞行员军服、黄埔军装大衣结合设计出来的“院服”,配合上一柄用来证明身份,仿造中正剑设计的“随风剑”,是柳随风一觉睡醒后的神来之笔。
这八人,乃是西梁舞院学历授予的依仗,日后舞院典礼,院中礼服,均按此例。
今日的柳家外寨所有人的神经,已经被接踵而来的震撼与新奇变的脆弱无比,少男少女一个个如癫似狂,双眼血红,充斥着崇拜与向往;
老谋深算的,更是看到了在西梁舞院这层表外下,以柳随风为代表的柳家的巨大潜力,名帖邀请雪花似从各家飞向西梁舞院。
受邀的,自然是院长大人,柳家家主,柳随风。
当然也有一部分,安坐屋中不动,这票人也大司寇王风为首,老怀安慰得意洋洋的享受者周围无数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第一届西梁舞院学子毕业正名仪式,由院长柳随风亲自主持,由于第一届还没有五科分开,柳随风也担任了颁发证书的角色。
所谓证书,和各人服饰对应,由上好的锦缎织就,也分为鸾鸟,孔雀和彩雀三种图案,又各有紫红青三种颜色。
学子们挨个从东侧上台,从柳随风手中领过证书后,再依次向五位主教行礼,尉迟瑶姬将对应品级的暗纹花边挂在学子们的衣角,再有其他几位主教作势整理端正,根本就是一幅后世学位授予,扶正流苏的摸样。
最后再向舞院凤仪院士,西梁正宫慕容娘娘行礼,由西侧下台,各自回归本家,与家人团聚庆祝。
这一届授予相对宽松,但上一品却无人获得,也算是对后来者有个交代,五十八人中,王兰儿获上二品,余欢等四人获得上三品,另有中三品十一人,余下皆为凡三品。
那位大隋国涿县县尉杜子腾的掌上明珠,杜佩茹郑小姐也在其中,得了个七品紫衣彩雀舞者的名头,激动的快要哭了出来,和丫鬟抱在一处。
这五十八人,散入足有千余人的柳家外寨后,柳随风原以为场面还要乱上一阵。
经过大学的他对毕业时候记忆犹新,无数的家长朋友等在礼堂外,校园里到处都是身穿礼服,手持毕业证书在合影留念,虽然这年头没有照相机,家里人看个稀奇,与周围亲友挚交炫耀一番那也是必不可少的,上千人的场面,有的乱呢。
没想到,只过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柳随风正在和尉迟瑶姬调笑,说什么翁主你这般美人坐镇,也不知日后有多少少年公子要投咱舞院,话没说完,台下忽然安静了下来。
柳随风奇怪的扭头望去,只见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纷纷让开了路,刚才下台的舞院学子,从四面八方,一个接一个的朝主台走来。
他们聚集在台下,齐齐的排成三排,不约而同的朝台上行了个弟子礼。
然后他们无论男女,一个个接一个双手相连,一曲悠扬的旋律,从几个学子的口中飘荡而出,渐渐的,汇成了五十八个整齐统一的声音:“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
…….
“这群小兔崽子。”柳随风笑了,没想到自己闲时教他们哼唱的这首弘一法师的送别,居然成了别离之歌,想到自己年少同窗,青葱岁月,不由感概万千。
第一届学生大多是晴儿手把手教出来的,感情最深,晴儿早就眼泪汪汪的,带头下了主台,和这群学子们抱成一团,也哭成一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