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林将他的爹娘合葬在一起。就葬在他们在蜀国居住过的那个地方。
而志林终于还是选择了回到少林,纵使那里虽然有伤心之事,可他不能放下,圆寂的死虽不是他一手造成,但终究与他有关。而对于他的师父,他心里满怀愧疚,是他有私心,差点害得他的师父斋志大师蒙受不白之冤。他要赎罪,在佛祖的面前,潜心侍候。“阿弥陀佛。”
“李施主,碧响施主,贫僧就送到这了。”志林代方丈等人将李四二人送至少林寺山口。“志林小师父,请留步。我们就此别过,后会有期!”碧响附会:“小和尚,后会有期!,小心千万别在佛祖面前偷懒~”志林听了看了碧响一眼相视一笑,“后会有期。”
志林在山门前目送二人离开,直到再也看不见才转身,夕阳西下,霞光洒在山间,仿佛给这丛林披上了一层七拆霞衣。一如此时志林的心境。
在山道间,李四骑着马回头问碧响,“碧响丫头,这事不想你的性子啊,怎么,放下了?”碧响娇羞的一笑,“公子惯会打趣我”碧响又说:“其实公子猜的没错,离开之前,我就找过小和尚了,逼他还俗。不过他不肯,说是业障太多,要赎罪。”
李四一挥长鞭,又说,“你会答应?”碧响狡黠一笑,“公子说,怎么可能?只是他给我说了两句话:‘由自未到’‘今已得到,且无滞留’”李四品味了一番道:“你可懂?”碧响说,“大意我懂了,不过我放弃却不是因为这个。”
李四笑了笑,这丫头倒会卖关子,便不理会她,向前驰去。碧响见此倒是着急想告诉公子了,“公子我说。是因为他这般到没一点意思了,他既不愿,我何必苦了自己强求与他?”碧响这时倒满是怨气的傲娇起来了。李四明白这是为何了,说道:“你倒是听进去他的话了。”
李四给碧响讲道:从前有一聪明绝顶的小僧初见一得道高僧六祖,二人的对话是:
六祖:“从何所来?”
小僧:“无所从来!”
六祖:“汝不归去?”
小僧:“一无所归!”
六祖:“汝太茫茫。”
小僧:“身缘在路。”
六祖:“由自未到。”
小僧:“今已得到,且无滞留。”
是啊,今已得到,且无滞留。江湖儿女,情短气长。况且,江湖之大,会遇到许多心仪之人,但不是每一个就都适合,倒不如相视一笑,来过便已满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