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神话故事在岩刻上没下文了,找不到可以连着讲的刻画情节,但是在岩刻被风蚀破坏的角落里,我看到有考古取样的痕迹,据此推测,这个岩刻并非我和小虎先看到的,而是早有人看到过了,并且是专精此道的人,进到山洞里面进行了研究。因而我的脑子出现了一个画面,就是进到山洞里面那个人的画面,对着岩刻揣摩的一个背影……】
这个背影,可能是个古生物家的,也可能是个盗贼,头有点秃,或者身强力壮,或者用800度近视的眼睛看着岩画,要不然就是高个的老外,在清朝的那个时候来这里考古探宝(我不明白他们怎么就知道这个地方?)
他们回去之后,将考古带回去的两个骷髅放在桌上,一大一小,残缺的地方用石膏拼接修补,如同两个破碗被石膏拼接在一起放在桌子上。
桌子上放骷髅的另一头单独放着瓶矿泉水,旁边搁着标号的碎骨头和植物化石。
收集到这些骨头和植物化石的古生物家推测说,在这之前他们为了得到这些碎骨头,冒险去了我讲的神话故事里面的山洞以及周边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且还发现了恐龙的脚趾骨,经对比当地跨际气候及钟乳石上反映的地质年代,初步断定,两个骷髅,也就是两个头骨分属于南北两边峡谷的种群,但还需大量的考古资料才能判断其可靠性。
从桌上两个头骨的大小形状看,用肉眼都能看出来,一个骷髅明显比另一个骷髅大多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大头骨的骷髅,他的腿骨却比小头骨骷髅的腿骨少去了五分之一还多,不会是发育不全,或者别的原因,之所以那个古生物家判断他们分属不同种群是由此推断的;因为他们在生前的身体结构上明显处于不成比例的阶段。
古生物家在这个推断的过程中,不是没有疑惑,他会问自己,为什么?怎么会这样,仅隔一条峡谷,两边却有这么大的区别,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他们的差异性巨大是气候、还是时间造成的。单从头骨上的牙齿可以看到,那个疑似女性的小头骨,上面的牙齿是呈米粒包谷排列状的,有意思的是,那个头骨大的男性牙齿长着黄豆那么大的金牙,并且还有锋利的两颗虎牙。
遗憾的是,没有同时发现他们的盆骨,如果在同一区域发现他们的盆骨就好了,据此就可以准确认定他们在性别上的区分,仅用少量的证据去推断他们之间的性别区分是不可靠的,只能推断一下过过嘴瘾。
因此只能无可奈何地说,再怎么叨叨也是没用,用两个头骨骷髅,还有几块碎骨头就断定他们的年代及种群上的区别,有可能步入假想的行列——大约在月亮年的某年,岩刻上描绘了一群生动的人群,以及他们的生活场景等等。
研究到这个时候,古生物家的头发因疑惑太多已经开始脱落了,资料太少了,难以想象当时还会是个什么情况。
用古生物家桌上仅有的这两个头骨骷髅、几块碎骨,颠倒过来颠倒过去也不能说明问题,再怎么琢磨这事也没用。
首先从断代上就不能缩小他们间的跨度——只能说距今百万年前到十万年间,山南山北这两片区域生活着不同的族人:一群族人是高人的后裔,和另一群族人个子比较矮小,但却很灵巧。虽然他们在这么大的跨度年代里不知发生了多少的事情,但是这两头骨存在于这片区域的事实是真实的。至于他们是如何繁衍,怎么过来的,怎么生活的,不得而知?
最让人唏嘘的就是他们如何在这里延续下来的。当时肯定没有暖气这一事实,就让他们忍受了不少冬天的寒冷;从岩洞沉积的碳层可以看出,他们已经会烤火了,因而他们在冬天在山洞里面会好一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