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大约一个时辰的颠簸路程,马车总算到了三清山脚下。
等车夫将车停住后,陈放先行下车,将车上帷裳向两边拉开并固定上,其他人开始依次下车。下车后,貂蝉伸了伸懒腰,活动活动筋骨,这一路可把她憋屈坏了。本来她想骑马来的,但考虑到陈放毕竟是文人,不适合长途跋涉,所以选择乘坐马车前来,没想到却是苦了自己。
“想不到骑马和坐马车完全是两回事。”貂蝉在心里嘀咕。
“走吧,三清殿在山顶,上去还有一段路要走。”陈放将剑递给貂蝉,便向山上走去。
貂蝉接过剑,慵懒的应付道:不用这么着急吧,现在还早呢。说着,转身看向大姐,对大姐说道:对了,姐姐,一起走吧。
通过这一路的交谈,两人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感情早已迅速升温。
大姐在马车上见貂蝉一人安静坐在那里,猜想她是随着丈夫前来,以为她和自己一样是村里出来的,所以主动向她搭话,现在看到陈放对她这般客气,见貂蝉拿着剑气质非同凡人,料想此人定是哪家小姐出来散心的,一时间呆住不知该说些什么。
貂蝉见大姐迟疑,伸手去拉大姐的手,说道:走吧,姐姐。
大姐这时回过神来,说道:好,一起走吧。
两人便跟在陈放后面,一边说说笑笑一边往山上走去。
这三清山坐落在京都以北的乐安郡,原本是一座荒山,后来自称是三清教的一派道教在此安居,经过数年不断扩张,这教派犹如参天大树一般逐渐枝繁叶茂,现在俨然已成为这里最有名的教派,此山也便以教派名命名。
只见三清山云雾缠绕,巍峨耸立。
山腰之间一条宽阔的大道直通山顶,道路两旁栽种着高达百丈的古木参天,树枝虬劲生长,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淡淡的金光。
大道之中,两侧的房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排列在道路两旁,整齐干净。
而最吸引貂蝉目光的则是矗立在山门前那高高的石碑。
石碑上刻着‘三清山’,这几个字苍劲有力,气势雄浑磅礴,未见其人只见其字,便足以使人连连称好。
“想必写下这三个字的人一定是一位盖世英雄吧。”貂蝉不由地赞叹道。
陈放听见貂蝉的赞叹,回头说道:写下这三个字的正是当派掌教太虚真人。三清教派成立于信州郡,当时教内分为三派,教徒多不胜数,故而人称三清教。当地太守见三清教如此势大,恐生祸乱,于是借由清剿山贼为名开始驱逐他们,三清教不得已就此各奔东西,一派去了东海郡,一派去了扶风郡,另一派则到了这里。
貂蝉显然对这样的故事很感兴趣,见陈放说到一半不说了,便催促陈放继续讲。一旁大姐此时接口道:这一派来到乐安郡后,选择了这里定居,此山原先就是一座野山,到处都是毒蛇猛兽,他们来了以后,很快就把这里清理干净了,然后又出资请来周边村庄的村民帮忙建造房屋,没几年时间就成了当地最大的教派。
貂蝉见大姐对这里的历史如数家珍,赞美道:姐姐不光貌美如花,还这么见多识广,好生令妹妹佩服。
大姐听到貂蝉这样赞美她,脸一红,说道:我也是因为我夫君来这里做过短工所以知道些,再说我也长不了你几岁,你还是叫我名字吧,这样显得不那么生分。
貂蝉闻言,用手拍了拍自己脑门,说道:哎呀,光顾着聊天,还没请教姐姐的名字呢。
大姐说道:我叫程慧,你就叫我慧慧吧。
“好的,好的”貂蝉一边往前走,一边高兴地回道。
此时她确实很开心,因为此刻她觉得她在中原多了一位朋友。
在流落异乡的那些年,因为与倭人言语不通,她很少和人交谈,唯一的朋友就是那个小女孩,那个不会说话的小女孩。
那年她初到东瀛,下船后人生地不熟,她开始四处游荡,后来在某座山山脚下发现一村庄,貂蝉见这里远离州池,于是隐姓埋名选择这里定居,但是这里的人很排外,见她是异人,都不愿接纳她,貂蝉只好暂居在村外的一茅屋中,这茅屋是村内猎户简单搭建而成,原是为了不让血腥气污染村内幼子儿童,所以在此处晾晒猎物。现在早已荒废了很久,貂蝉简单收拾后,便决定在此处栖身。她一直奇怪这里风俗,这里明明尚未开化,却比中原更懂得育养后代。
貂蝉并无一技傍身,也无银两去置换一些生活物品,索性用武力去猎取一些野兽来充饥,因无调料,只能进行简单烧烤。她有时怀疑自己是不是回到了远古时代。
倘若此时有中原人前来一定会目瞪口呆,这样一个绝色美人却过着原始生活。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直到那天她出去狩猎时,见到一野猪在追一小女孩,她出手救了那个女孩,那个女孩并没有感谢她,而是转头就跑走了,貂蝉也未放在心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