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和小太弃车走进了码头。码头上人不少,熙熙攘攘的有些热闹。有提着包裹排队上船的,有贩卖小吃的,有摆地摊卖日用品的,甚至还有几个孩子穿来跑去地在人群里追逐打闹。两个穿黑色仿绸汗衫的年轻人站在河边的树荫下,查验着人们的船票。
由于能源奇缺,有能力开车出行的人已经少之又少了,有些正经营生又必须出门的商客大多选择乘船。时间虽然用的多了些,但是比坐车要节省一大笔费用,而且一路上也能看看景色,了解些人情风物。
自古码头都是各种势力争斗的地方,大的势力基本垄断了航船运输,也就是所谓的船帮。他们是一些帮会组织,有着自己的地盘和行规。
为了防止别人抢夺码头,船帮都会召集一些年轻人看护,并请一些功夫高强或很有威望的人坐镇。在这个码头坐镇的京杭帮高手正在画舫的三层喝茶,一人,一桌,一椅,一壶茶。京杭帮控制着京杭运河的上下游,结交五水豪杰,通达六省货物,十分的兴旺。
柏拉二人已经走到了通往画舫的跳板前。画舫一层有二十多根一抱粗的朱红木柱,木柱下面裹着金箔,隐隐有龙蟠凤翔的图案。木柱上方挑起的是飞檐斗角和二楼的前后两个观景台。三层楼顶是俗称九脊殿的歇山顶样式,脊瓦粼粼,瑞气包围,上面坐着什么人却看不清楚。
画舫正中是直贯一二层的月亮门,两侧刻了一副对联,“泛宅为驿馆,拥红粉青娥,谁解风月;他乡作忘客,看千岩万壑,如此江山。”门后粉沙轻挽,隐隐有琴歌飘了出来。
天光晴好云追影,野渡舟横
翠鸟津津香无语
朱栏
难遮人踪
读罢了前朝事,临风掩卷
喝醉了今朝酒,墨染梅边
檀香炉,雀舌水
琴声点点
留不住人来人往
说不尽是缘非缘
直落得
一半魂留
一半散
柏拉一捅小太,“有没有搞错呀,大哥,这是游船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