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友明的压力也很大。
太阳才刚升起,街上来往的行人不多,稻友明却早早地摆出了“起卦测字”的招牌。他在修道之路上蹉跎了半辈子,仍是半吊子修为。年轻时机缘巧合得了本典籍习得几手法术,这么多年谨小慎微一路走来,别的本事没有,惟有势头不对转身跑路的本领是炉火纯青。和他打过交道熟知他底细的道友们半是嘲弄半是挖苦地送了他个“不死法神”的唬人名号。无儿无女无门无派,收了个徒弟,看起来好像也是天赋平平。修道修道,修的其实都是资源,天上不会掉法宝灵药,都得一个子儿一个子儿自己挣出来。眼看着已是快入土的年纪了,还要四处流离为生计奔走,沦落街头做那江湖方士的营生,传出去颜面何存?
山上的风景也许不错,山下的生活也未必会差,惟有他这种卡在半山腰的,上下不得,进退两难。我本为稻,何苦上山来哉?
稻友明心念万千间正想吟诗一首一抒胸臆,抬头一看,赫连弃来了。
“道长今天改算卦了?”赫连弃一脸狐疑。这是正经修士该干的事吗?
“入世亦是修炼。”稻友明不想解释太多。
“晚辈今日还有些事想请道长解惑。”赫连弃直奔主题。
“小友且坐,老道知无不言。”
“前辈见多识广,可否指点下修炼的方向和法门?”
“听你这么说,是打定主意要去看看山上的风景了?”
赫连弃点了点头。
“善哉善哉,此乃明智之选。”稻友明很高兴,年轻人有上进心是好事,值得鼓励。
经过稻友明的一番介绍,李一然大概明白了这个世界的修炼体系和运作法则。
五洲世界草木茂盛生机勃发之处都充盈着天地灵气。身具灵根的人,可以直接吸收这些灵气存储在体内据为己用。没有灵根的人,则可以通过艰苦卓绝的修炼在神识中开拓识海,磨练自己的精神力量来引动外界灵气产生共鸣从而施展各类法术。没有灵根也无法开拓识海的人,则可以借助功法或者外力如灵药等,引动灵气淬炼自身经脉,以此强化肉身产生强大的战力。这三种分别被称作修士、道士和武者,只是在凡间都被笼统地称作修道者。当然,这三种修炼体系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修士也可以淬炼肉身,武者只要身具灵根也可以吸收天地灵气,并不存在绝对的彼此排斥关系。如果你拥有灵根,能开拓识海,又有适合的功法,甚至可以既是修士又是道士和武者,三者兼具。当然,具有这种天赋和条件的人少之又少,贪多嚼不烂,一般人只会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修炼之路持续精进。
“道长之前所说的雪湖盛事是怎么回事?”赫连弃继续问道。
“雪湖面积甚广,物产丰饶,灵气充沛,如此天赋好地,麓云洲修道门派无不想收入囊中。后来为避免无谓的争夺,约定每十年进行一场比试。各派出门下三名炼气期境界或者年纪为二十以下的弟子参与,胜者可获得雪湖以及冰岩隧道的管理权和收益。不过,只要自认有实力且符合条件,散修也可以参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