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事务繁多疲累欲死,回家后温度不足寒冷无比。瑟瑟的缩在电脑前码字中……明日依旧事物繁忙。若是不足三更的话,还请见谅。)
……………………
宁远,位于辽西走廊中部,“内拱岩关,南临大海,居表里之间,屹为形胜”。守住宁远,也就等于扼住了这条走廊的咽喉,能确保二百里外的山海关的安全。
此处的战略地位无论是对于进攻的女真人还是防御的大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而,在朝中大佬在达成妥协之后一面调兵遣将,招各地卫所、勤王军队进入河北集结抵抗清兵,另一面则紧急调遣刚刚在今年一月在湖广黑水峪伏击流贼头目高迎祥,并且将其生擒押送至北京的陕西巡抚孙传庭携其部队与杨世宗等各地派遣的部队一同组成南路大军驰援宁远。
意图与宁远守军内外呼应,一举解除被鞑子围攻半月的宁远之危。
孙传庭、杨世宗等人携六万大军沿辽南官道,绕开此时正在直隶地区与各地勤王军纠缠不休的阿济格大军一路直奔宁远。
……
辰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也就是古人用来吃早饭的时间。对照现代的时制来说,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早上7点。
宁远地界,卧牛山下。一群梳着大辫子的汉兵从帐篷里钻出来,不断在营地中已经挖好的灶台边忙活着今天的早餐。
刘宏穿着一条破烂的麻布裤子,身上除了一件麻布衣服外还套着一件后金……不,如今已经叫大清国的战袄。
其实说是战袄,但因为汉军此时也只是编练完毕,物资配备上自然肯定是远不如正规八旗。虽然此时在盛京内早有传闻说皇太极要将汉军编练成一支像蒙古八旗一样的汉八旗。但实际上这件事还未见踪影。
因此,此时汉军的军服也非常混乱,并无统一制式。
如果非要说样式的话,其实此时派来南路军的汉军二十大营,无论那一支,大部分士卒所穿战袄大部分都是历年来女真进攻大明时掠夺来的战袄棉衣。
这些战袄被女真人运回老巢后派工匠将这些红色的大明军服染成黑色罢了。所以如今被派来卧牛山参与围攻这个见鬼的烽火墩的三营汉军全部是一副黑色的鸳鸯战袄的打扮。如果不是他们脑袋后面的大辫子,还真看不出他们与大明军队除了服装颜色外有什么不同!
不过……要是真的说起来,这些成了满人走狗的汉军的战斗力还真的要比寻常的大明军队强上了不少!
在严酷的军法和训练下,这些汉军承受伤亡的能力比普通大明部队强上了几倍也不止!在不断被灌输“战败全家贬为奴隶”的严酷军法下,这些汉人士兵至少也能为了亲人爆发出比普通大明士卒多几倍的战斗力。
刘宏端着饭碗跟着自己队里的弟兄在火头兵的粥铺子那边打了满满一大碗稀粥,领了不知道做了多长时间,已经干硬的馒头。这顿早餐算是发放下来了。
不过,想要吃的舒服点……这些冷硬的馒头自然不够。
所以,众人回到火灶边上,用废弃的箭杆将馒头串了,放在火上烤热……这时再从怀里珍重的掏出用各式各样不同的小布包起来的咸菜、萝卜干或小咸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