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的傍晚,万辰一行人便接近了赵留国的王城。
早在进入赵留国的领土时,赵王妃便先派人快马加鞭回来禀告了。
所以赵王赵留鼎已经携带着亲眷,在城外迎接了。
怕下人没讲清楚,赵王妃首先拉过了赵王,对他耳语了一番,把方辰如何救自己,并一路护送的事情细细讲明。
赵留鼎是位三十来岁的直爽汉子,他立马上前几步,抱拳诚谢万辰,并邀请到府上小住,以答谢救命之恩。
万辰赶紧回礼,本欲打过招呼便走,但盛情难却,只好一道去了赵王府。
王府中大摆筵席,国中头面人物都受邀来陪酒,让万辰着实有面子。
酒过三巡,有人提议演武助兴,赵王也是好胜之人,自然点头道好。
于是众人离开了宴席,依次来到了广场中的演武台前。
开始热场的自然都是些小角色,大都在修武五六段以下,但渐渐地便有高手上台了,谁不想在国家决策者面前表现一番呢?
当然,大都以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他们是国家的希望所在。
有一位年仅二十岁轻年人,颇惹大家关注,因为他连胜三场,已经达到了修武境的巅峰,而且是赵留国李丞相之孙,前途不可限量!
“老丞相,几个月不见青达,他的修为又精进了不少啊!”赵王微笑着感叹道。
李丞相赶紧抱拳施礼道:“托大王的福,青达还差得远,我一定让他再接再厉。”
“诶……李丞相谦虚了,试问年轻人当中,有几人能达到修武巅峰,想我当年二十八岁才到修武巅峰,真是不简单呐!”一位中年将领捋着胡须说道。
同朝为官,表面上自然要互相吹捧,尤其在赵王面前。
赵留鼎见文武和睦,心中也是暗自欣慰,因为是世袭的王位,就怕臣属们争斗,让他国有机可乘。
要说李青达的确是人才,自己现在不过是培元四段,他到时定不弱于自己。
“诸位!还有没有人愿上台切磋?我也是前几日刚从南台山下来,正好今天碰着了,切莫相让哦!”李青达抱拳朝台下说道,神情里流露出无比的骄傲。
台下没人应声,修为高的人年龄大,不好意思上台,年纪轻的人又是着实打不过。
赵王见此大笑道:“哈哈哈,青达,你已经是我赵留国年轻武者中的第一人,无需再比试,快下来,本王赐你百金!”
“谢大王!不过,我想与这位姓方的老弟切磋切磋,听说他一人战得十多名将士,定然修为不凡呐!”李青达抱拳说道。
万辰见李青达挑战自己,微笑摆手道:“公子武艺超群,而在下只是一介平民,着实没什么好切磋。”
“方兄弟是谦虚?还是……莫非战十多名将士不实?”胡子将军眯虚着眼睛说道。
李丞相接话道:“胡将军此言差矣,王妃岂能说空话?只是那些将士的战力值得商榷啊,呵呵呵。”
“你们什么意思?方兄弟是我的救命恩人,不得无理!”赵王妃有些愤怒道。
李丞相忙道:“王妃请息怒,我等并无不敬之意,只是大王如此抬举这位小兄弟,不能让人信服啊!”
“就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听说大通国都被灭了,一个亡国奴而已,能有什么战力?哼!”胡子将军很不屑道。
台上的李青达也趁机挑衅道:“姓方的,你有种就与我一战,定叫你满地找牙!哈哈哈。”
见王妃向赵王几次挤眉弄眼,但赵留鼎依然无动于衷,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