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那些“暴雷”业务,王学传在新怀雍的工作其实并不复杂,基本每天都能做到朝九晚五,工作待遇也足以让他在同学聚会上攒到足够的面子。
背靠的领导的地位也不消多说,王学传也自认凭着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足够的认可。不然,姚雍杰体外公司的事怎么会轮到他个外姓人来做呢?
但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一帆风顺的,平静的海面下有着无法看穿、只能被裹挟的汹涌暗流。
新怀雍的市场是按传统地域分布来区分,也就是华中、华东、华南和华北。每一个地域都有一个副总来负责,其中王潇和黄天杰资历最深,是和姚雍杰一起闯天下的那一批元老,分别负责基本盘的华中和华东。而华南是由陈卓识负责,说来也是巧合,他是和姚雍杰在一次飞行途中相识,姚雍杰对他颇为赏识。作为一个东南亚华裔,他同时也负责东南亚市场。剩下华北市场,是早几年被新怀雍收购的一家华北公司的创始人傅鑫负责,在完成收购业绩承诺后,原公司也就顺理成章地被改组成了华北业务团队。
随着业务盘的不断扩大,副总们负责的业务开始出现了交叉重合,尤其是有的客户工厂遍布全国。在王学传来之前,这个问题一直是按大锅饭的方式处理,也就是交叉的业务不算在任一团队的业绩里,而是年底统一算在总盘子里,再根据这些业务的规模相应调减市场团队下一年的指标。这个方式从管理学角度确实比较拙劣,但考虑到当时姚雍杰仍在一线管理,王潇和黄天杰自然是没有任何异议;而陈卓识负责的业务刚起步,自然也没底气去争。至于傅鑫,能降低考核指标远比多发奖金诱人的多,也是双手赞成。
但去年起,虽说大环境形势一片良好,但新怀雍做的基本还是存量业务。同时新怀雍迟迟没有找到新的发力点,副总们的角力开始慢慢浮出水面。
莘达力实业集团,是新怀雍在国内的前五客户,每年贡献了约15%的业绩。不管是从地域、还是从客户开发角度来讲,它都是王潇负责的客户,也是王潇最为重视的客户。
去年12月,莘达力集团决议在两年内将不少于30%的国内工厂产能转移至劳动力更为低廉的东南亚,消息一出,无数公司蠢蠢欲动,意图在这次大规模转移中获取属于自己的利益。作为长期合作伙伴,新怀雍有着先天的优势来参与这次转移。但兹事体大,为削除可能的隐患,在姚雍杰的示意下,姚晨曦专门召开了一次高管级会议。
12月15日10:00,新怀雍总经理会议室,姚晨曦宣布会议正式开始。与会人员还有财务总监、董秘、四位市场副总、运营副总、研发总监、总办秘书和王学传。
“今天这个会议的主题,我想大家也早就知道了。但老头子叮嘱我还是和大家正式开下会,定好基调、定好计划。王哥,你先说说你的方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