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杰住在南城的江南区,而南城大学坐落在南城的**区。此处的江,指的是南城的母亲河——漓江。一江细水先是把南城简单地一分为二,漓江以北,城市核心有南城市府所处的三江区,也有南城新的经济中心——**区。
江南江北,便是嘉杰上大学前的主要活动范围——家住江南,而嘉杰初高中同读的南城一中,则在江北。要在商业中心区,划分一个大学校园终归是过分奢侈,所以南城大学虽能勉强说在江北这个商业核心区内,但也只是位于**区的边缘地带。
窗外的风景快速往后飞奔,听着收音机里的电台交通节目,嘉杰百无聊赖地看着窗外。
“为啥自己会选择建筑学这个专业呢?”嘉杰心想道。此时的嘉杰当然意识不到,当初这个专业选择会让自己大学五年中,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痛苦中度过。但那些都是后话了,此时的嘉杰不禁回想起那个选择专业的下午。
关于嘉杰的大学专业选择,嘉杰父母是一点没干预,反而还很有自知之明地知道自己文化水平不高,所以任由嘉杰在选专业上自由发挥。
说起家庭的父母教育背景,嘉杰爸爸是初中没读完,读到初中,米票斤数成功升级到初中档位后,便停止了读书。那是凭票购物的计划经济年代,光有钱还不能随心购物,购物的首要前提是对应想买的东西票额够了,再加上钱,才能买到自己想要的。按道理说,杰爸远不能说是蠢钝的人,天生自带小聪明和走捷径的天赋包,可他心思从没放过在读书上,上课时一手托腮,上下眼皮总是难舍难分地打盹“钓鱼”,下课便来了精神,一溜烟就冲到家附近的河涌捞虾捉鱼。作业只有抄别人的,或者干脆不交。那时的年级晋升可不像现在那样,读完一年便升一级,所以嘉杰爸爸在时长极为有限的读书生涯里,留过两三次级,苦吧苦熬硬是把学历升到初中,米票数额升档后,十几岁的杰爸便宣布自己给自己毕业了——他的读书生涯自此正式终结,光荣完成了它所承载的历史任务。嘉杰妈妈的学历则是高中,杰妈自问也是有读书的心思,肯使劲专心读书,但上了高中,理科开始跟不上而成绩逐渐掉队,家里的资源有限,年纪小但却懂事的杰妈只好自己放弃了学业,学历一栏上,止步于高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