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邓云河说谎了,要么就是邓北通。
但当务之急并不是探查谁是凶手,而是应对李代明可能的暗杀。
想到这里,他翻开了方术朔风鹰,上面语焉不详地提到了一种东西——朔风之力。
这也是灵芯的另外一个功能——临时IP授权,通过这个临时IP,龚平遥可以尝试掌握朔风之力。
{朔风鹰—鄘风篇:东郭先生御使朔风之力,霎时狂风大作,飞沙蔽日数里,海东青自九天顺风而下,啄匪双目。}
{朔风鹰—虞风篇:南淮子为掌朔风之力,远走朔方,于巽风研究所苦修《空气动力学》十载,终成朔风筹。}
学习《流体》,构建朔风筹,掌朔风之力。
龚平遥陷入了沉思之中,采风篇中多次提到朔风之力、朔风筹,方术的名字也是朔风起头,难道掌握朔风之力才是这门方术的核心吗?
为什么掌握了朔风之力就能御使狂风,能量来源是哪里。
人体?
龚平遥第一时间否认了这个可能性,就算把人体都烧了,热效率达到100%,也没办法造成方圆数里的狂风。
难道是外界?
龚平遥抬起头来,看着头顶上那幻生幻灭、雷霆翻滚的云海,喃喃自语道:
燕云层!
如果。。。如果整个燕云层都是“天道”工程的能量系统部分呢!
仿佛一道雷霆在他脑中炸裂,他突然想到了某本不知名书上的一段记载。
{流浪星纪事:未曾迁徙前,先人曾造‘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据估算求解5000万个样本高斯玻色取样时,‘九章’仅需200秒,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富岳’需6亿年,然‘九章’仅能计算高斯玻色取样问题。}
老道长说第四脑是量子脑,是有无修行天赋的凭据!
他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性。
会不会所谓的朔风筹,就是以第四脑为基础,构筑专门计算‘朔风问题’的量子计算原型机,所以才能通过“燕云层”这个能量基础设施来实现方圆数里狂风大作。
如果“天道”是一个计算机,那么他脑中的灵芯上一定安装着“朔风”相关的应用,而朔风之力就是驱动该应用的处理器(专项算力)。
后面提到南淮子苦修《空气动力学》十载,终成朔风筹,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只要建立一个流体物理学知识模型,基于人脑的生理机制是建立神经元连接来映射信息,所以朔风筹的实体是一个建立了正确的神经元连接的模型。
南淮子用时十年才构建朔风筹,但龚平遥并不觉得自己也要这么久。倒不是他觉得自己多聪明,而是空气动力学在他的认知里,难搞的是数学基础。
但这恰好是他的强项,为了攒智慧能量,他对数学可是爱得深沉、以及痛得钻心。
数学和物理、社科等不同,社科、物理等提供智慧能量是某次茅舍顿开时一次管饱,数学则是稳定产出。相比之下,龚平遥更喜欢投入就稳定产出的数学。
龚平遥对知识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执念,本着实用主义的他学完就仍在一旁,因此相关知识体系度不足。
此时将各种碎片化知识进行体系化加工,仅仅20个小时,一个空气动力学的知识体系框架便逐步成型。在这过程中,他也进一步提升了对空气动力学的深刻理解,一时间,他竟然沉迷其中,一阵阵狂风在他眼中像是有了参数一般,升力系数、阻力系数、边界层、雷诺数、激波、涡流、曳力系数。。。。不同场景的现象在他脑中一一浮过,无数公式闪现其间。
而在他的大脑中,无数神经元断裂连接,屏状体中的灵芯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变化,竟然逐步融入到这些新连接中,成为其核心部分。
翌日,龚平遥再睁开双眼,看着满地狼藉的稿纸,虽满脸疲倦,双目却精光四溢。
朔风筹,成了!
此刻,他终于感觉到那枚植入的灵芯,就像是控制呼吸一般自然,他流畅控制这枚灵芯,燕云层的巽风爻子同步响应。
是时,乾宫房内,朔风起兮!
这种感觉,简直妙不可言!
许是吊着的一口气耗尽了,龚平遥累得直接瘫倒在地上,呼呼大睡起来。
主殿之上,渊虚道仆骤然抬眼望向此次,眼中带着几分惊疑,喃喃道:
“短短数日便参透了修行本质,并掌握了朔风之力,怎会有如此天赋!”
说着他讪笑一声,自言自语道:
“应和邓云河一般,有高人指点,早早便知晓关窍!”
旋即再度闭眼,主殿重归于寂静。
傍晚,睡了整整12个小时的龚平遥再度习练朔风之力。
根据他现在朔风筹的发展程度和大脑供能效率,他的朔风之力强度仅有一丝(量词,无意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