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现在最关键的优势,就是这个发小皇帝了,得从他身上想办法。
而麻烦的是,自己这位好兄弟虽然即将继位为皇帝,不过刚开始时他自己都没啥权力,更谈不上破格提拔自己了。
也不可能帮自己科场作弊对吧,那根本不现实,就算他敢,万幸自己也不敢啊,想想之前的大才子唐寅就是最显著的例子。
都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作弊,仅仅是怀疑,便被革除功名,终身不得录用了,所以他可不敢冒险,还是稳妥一点吧,别被人抓到把柄了。
因此思来想去,他就只能走第三条路了,那就是天子亲军,锦衣卫行列。
没错,这也是万幸做出的最终打算,和将来的陆炳一样,成为威震天下的锦衣第一人,虽然可能会抢了自己这位好兄弟的风头,但不要紧,毕竟是好兄弟嘛,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虽然在这个时代,锦衣卫的名声好像并不太好,但对他来说却是最好的选择了啊。
首先,锦衣卫是天子亲军,由皇帝直接任命,外臣无权干涉,这就给了万幸很大的发展空间,能迅速得到提拔,而不会被外臣所限制,不会被多说什么。
其次,锦衣卫的职权很大,能监察天下百官,而且只用向皇帝一人负责,受到的掣肘较少,可以让他放心大胆的一展拳脚。
当然,要说唯一的麻烦就是,就是原主的记忆力,此时锦衣卫的权力好像被大削了,再也不复太祖和太宗朝时的威风。
还是同样的原因,就是自从太宗朝的纪纲过后,锦衣卫便再也没出过三品人物,开始被文官集团狠狠压制。
甚至在正统年间,连锦衣卫指挥使都被那群文官在大殿上当场打死,成为锦衣卫力量急剧衰败的主要源头,再也不敢随随便便的监察文武百官了,UU.uknshm特别是文官。
因为稍有不慎,就有被那群文官反杀的下场,为此他们可是专门开发了一块杀人不用偿命的地盘。
所以万幸真的是有些感慨,毕竟想当年,锦衣卫多威风啊,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毛骧,三品修为,亲手制造了胡惟庸案,宰相又如何?照样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数万朝廷大臣,成了他的刀下亡魂。
继任的第二任指挥使蒋瓛也不甘示弱,同样三品修为,炮制了蓝玉案,依旧杀的人头滚滚,文武百官闻之色变。
此后太宗朝的纪纲更加不可一世,三品巅峰修为,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连大明第一才子,当时的文官领袖,同为三品才气巅峰的解缙,都死于他的手中,被废去一身才气,冻死于雪地中。
但此后,便江河日下,大不如前了,锦衣卫更是遭到了朝臣的联合打击,再也没出过三品人物不说,连指挥使都被人当场打死,可见有多可怜,真正的威严扫地。
是从朝臣谈之色变的猛虎,逐渐转变成了一只纸老虎,被边缘化了。
因此到正德朝时,不得已之下,正德帝只得启用大太监刘瑾,用东厂的力量继续行使这一职权,导致锦衣卫的势力更是大不如前。
本来是和东厂并列的特权机构,到后面已经演变成了锦衣卫指挥使见到东厂厂公要下跪行礼的地步了,现状是真有点惨啊。
所以有些无奈之下,万幸也只得给自己立了第一个小目标,那就是重铸锦衣卫荣光,吾辈义不容辞!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