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杨德安排好一切,就带上人员和物资出发前往玻璃岛。玻璃岛上已在建设一些建筑物,仓库住房等等,这次杨德又带来一些大炮和人员过来,这儿将是中转地也是前进基地。
飞剪船正好也回到了此岛,杨德让人把飞剪船上所有20门火炮都装上,都是500斤的将军炮,并在船弦上刷上“起步号”三个简体大字。众人以为写错了,“號”字丢了个虎想要添完整,但被给杨德阻止了,但杨德也没解释。胡里胡涂的大家都只知道这艘船叫起步号就是了。
等“起步号”上装好物资,杨德就出发了,这次船上共有50位水手和150位士兵其中有50人是炮手;带了150条长枪,水手另配50条短枪,另外就是杨德、杨洪、杨二、杨康、薛良、阎先生及10位伙计。
船上装的大部分是玻璃及玻璃制品;还有少量肥皂、香皂和硫磺皂,这是杨德洗澡时想到的,正好有苏打在,于是杨德教人用油脂和苏打等制成了各种皂。辽东特产等其他东西则一个也没带。
经过几天的航行就来到了山东半岛,然后就掉头往密州方向即胶州湾走,这个年代,宋国贸易港主要有北方密州、莱州,登州,中部有杭州、明州,南有台州、广州。杨德这次的目的地是开封府卞京,所以选定了到密州上岸。况且密州要比登、莱州繁荣,大宋北方和高丽的贸易大多是从密、莱州出发的,在密州设有市舶司。
杨德在来宋之前,就和阎先生、薛良谋划了很长时间。当时的宋国规定,外国商船到达港口必先报告市舶司,由它派人上船检查,征收其货物的1/10作为进口税收(叫“抽分”,抽取的货物解送京城上交国库叫“抽解”。)。
并有规定十种货物为禁榷物,即玳瑁、象牙、犀角、等珍稀物品,全部由市舶机构收购,其他货物也收买一部分,总称为“博买”。现在杨德的玻璃等物虽不在禁榷物目录中,但那是世界上还根本没有此物,如此希奇的东西最后说不定也来个“博买”,那就要欲哭无泪了。
当时提起这点后,薛良、阎先生就大眼瞪着小眼无策了,于是杨德就说以国家进贡的方式进去。看到薛良、阎先生还是不理解,杨德就细细解说了中国特有的进贡贸易方式,以及西方商人怎么来编造国使的身份来进入中国贸易的。薛良、阎先生是吃惊的张大了嘴,世上还有此事?哪些商人就不怕被砍头?但最后他们两人还是不情不愿地被杨德拉入了编造外国使者的计划中。
一番谋划,最后编造确定,在东面大海深处有一小国,曰“华盟”,为晋朝战乱时代避祸出走之人所建。其后人一直心怀中原,现终于寻得航路特来朝拜。
然后由阎先生写一份仰慕天朝希望和天朝建立联系的国书,根根据宋徽宗好大喜功的特点通篇都是赞美天朝及天朝皇帝英明神武的话。最后杨德再全部用简体字写了一遍,作为准备递交的国书。杨德为特使,阎先生为副使,其他人是随从;薛良在各地人头熟,不好编入使团,就作为是杨德找来的向导身份。
杨德还设计了几套衣服,一般的人都穿后世的唐装;士兵是内穿多层棉甲外穿和后世差不多的军装,中间一排闪亮的金属扣,扎皮带、穿皮靴、头戴内衬钢片的翻毛皮帽。
在一片惊奇的目光中,起步号慢慢进入港口。高高的桅杆,没见过的船帆,瘦长的船体,穿着奇装异服列队挺立站在甲板两側面向大海的人员,一切都显得新奇又严肃威武。
听说来了一艘奇怪的外邦大船,被惊动的市舶司官员早早等候在码头,等船终于停泊好后,就上前来交涉。按以前都计划好的对策,薛良和阎先生就开始进入角色,和那个官员一通瞎瓣。那位官员听到后再看看眼前情形倒是信了个十成,这就不能像一般商人那样来对待了,是国事了,而且对方还是一幅很不好惹的样子。
于是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地按部就班发展,宋国每年要接待不少外使,一切都有陈规可依。市舶司出面接待了杨德一行,同时上报鸿胪寺。
第二天市舶司司正出面宴会了杨德一行,宴会时司正不停地旁敲侧击,想摸清杨德所说的华盟底细,杨德就糊乱瞎吹,把夏威夷岛给套用了过来,实力上也反正要比高丽、倭国厉害那么一点。当晚司正就把杨德瞎吹的情况和自己所见又写了份报告然后派人快马上报给鸿胪寺。杨德也暂时在当地驿馆住下,等待朝庭的反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