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郃也是有了决断,开疆扩土的事情,刘郃不敢马虎,必须小心谨慎,羽林军虽然成立时间已经有三年了,但是一直都是操练,剿匪,或者运输物资,并未有大规模征战经验。
王超与许靖等人商量之后,准备将这边的情况汇报回去,等待刘裕的安排,毕竟这边和交趾情况不同。
王超认为在这边设立小学,但是第一批入学的并非儿童,而是真腊国的一些官员,先让他们学习大汉文化,学习汉字。
通过他们在对大汉文化进行宣传,待时机成熟之时,再废掉真腊国的文字,做到书同文,话同音的举措。
但是这些需要交州的举州之力支持,王超也不敢私下决定,只能等刘裕决断了,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很多。
老师的问题,老师数量目前还是够的,但是既懂汉语教学又懂真腊国语言的那就是凤毛麟角了。
其次是时间的问题,如果按照王超与蒯良等人的设定,起码需要十余年才能做到基本同化真腊王国。
真腊王国的占地并不小,后世的老挝,缅甸的一部分,泰国的一部分,占地面积不小,要完成这么大面积的统治,仅仅靠交趾郡的支援是不够的。
王超等人也清楚,交州看似人口众多,但是壮年以及青年人口占比不够,人口也是这几年才开始暴增。
决定王朝兴衰最重要的便是人口,这在任何时代都通用,除了清朝。许靖如今现在才慢慢明白了刘裕为什么要对世家,豪强征税,而且是重税。
以前坐井观天,以为大汉朝是最大的王朝,但是到了真腊才了解到,西边有许多大国,比如孔雀王朝,虽然孔雀王朝如今已经四分五裂而且受到外族入侵,但是依然还是很强大。
并且通过这边情况再次了解了强大的罗马帝国,原来以前虽然了解,但是太小看罗马帝国了。
在一世纪的时候,希腊人便入侵到中亚也就是如今青藏高原地界,并且在这些地方开始了殖民统治,刘裕与他们不同。
刘裕要的是征服,要的是开疆扩土,发展这些地方,使大汉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帝国王朝,这才是刘裕的目标。
刘郃经过急行军终于到了湄公河附近的城池,刘郃打量了一下,比起大汉差了大多了,名义上是城池,不过是一座很小的低矮土城,再土城周围聚集了很多民众。
刘郃立即入驻了该地区,真腊王国的变动已经传到他们这边了,看到羽林军全副武装,这些武器是他们从未见到的,清楚这可能便是大汉朝的军队。
“告诉他们,从今天起一切由大汉朝接管了。”
刘郃让翻译对他们说道,雄赳赳气昂昂的大汉军队让真腊王国的民众纷纷驻足观看,锋利的武器,坚固的盔甲,更让他们羡慕的是大汉朝军队带来了极其多的粮食。
“刘自力,命令你对周围二十里地进行布防,特别是南边的,有任何风吹草动我都要知道的一清二楚。”
刘自力是羽林军的斥候队队率,今年也不过十八,羽林军普遍年龄不大,都以冠军侯为榜样,霍去病行军,斥候的范围都很大,对地形了如指掌,因此才有百战百胜。
南方行军与北方又不同, .unsh.m南方多丘陵,多林地,斥候需要更强的丛林技巧,因此在刘裕的部队,斥候往往都是五人一组一起行动。
刘郃迅速接受了这边的城防,开始派人向穆嘉关报信,并让当地的人向他们的国王报信,确保这边有足够的支援。
毕竟不是在大汉境内,虽然装备等强于对手,但是人数的劣势依然是巨大的,真腊国有多少人是真心原意加入大汉也不得而知,因此还是需要提防真腊国的。
“大王,真的就这样归顺大汉?”
“还能怎么办,你没有看到大汉的军队?我们远远不是对手。”
作为刹利王族,刹利水虽然不情愿,但是面对精良装备的大汉军队,他并没有其他办法,而且这也是王兄的意思,他也不好公开反对。
“大王,扶南国定然会派大军前来,到时候我们……”
下面的人比划了一个手势,刹利水看着若有所思,并没有接话,他要考虑的更多,也清楚下面有些人和扶南国的人打得火热,他不可能和下面的人一样,他也代表了真腊王族,若是他成事还好,若是败了,真腊王族的后场可想而知。
李智看了看刘郃的布置,没有太大的问题,目前腾出了一营兵力对南面和西面进行了布防,一营负责搭建军营。
其余的负责对周围进行警戒,李智也知道,羽林军带了一些粮草,在他们看来不多,但是在真腊国民众看来就是非常多了。
一个贫穷的国家,看到了粮食会不会有莽撞的行动,这也很难说,这些也是他们需要防备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