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豹,阳卫,你们都过来了,有什么事?”
两人对视一眼,申豹严肃的说道。
“郁林郡,苍梧郡皆发现冒名顶替事件。”
“冒名顶替?”
“是的,主公,有四名学子读书的身份被老师发现不符,怀疑被人顶替过来的。因此老师特意通过驿站传递了举报信件到龙编了。”
“王蒙,叫杨康过来。”
王蒙也被吓到了,第一次见到刘裕如此大火,印象中的刘裕一直都是温文儒雅,涵养非常好。
“主公,您叫我。”
“申豹,你跟他说。”
杨康看着刘裕的脸色,赶紧了解了事情的起源经过,赶紧解释。
“主公,此事已经在调查,因为还有一些地方存疑,本来打算有足够的证据再上报主公。”
“申豹,杨康,全权负责此事,凡是涉及的人,全部依法处理,不管是涉及了多少人,多大的官员,都一律依法处置。”
“阳卫,你前往南海郡,长沙郡,命令吴刚,郅忠也在各地调查此事,教育乃国之根本,若是教育存在腐败,国家就没多少希望了。”
“诺。”
申豹与阳卫开始变得有些兴奋了,申豹之前刚来不到一年,很多都相比沉稳,并没有处理大案,对于法家来说,这是扬名立万的机会。
刘裕对于案件,除非是影响了道德建设层面亦或者国家根本政策的时候,很多时候都选择轻判重罚。
也许正是这种轻判重罚让他们觉得有些风险是可以冒一下的,可能他们曾经忘记了刘裕早前对于一些违法的惩罚。
“公仪,奉孝来了。”
“不知主公有何吩咐。”
“加强法制宣传,特别是奉孝,在交州各地还是要加强宣传,交趾郡的法治,特别是教育这块,公仪要严抓。”
“诺。”
张范,郭嘉两人匆匆取执行了,两人跟随刘裕都有几年了,自然明白刘裕不会突然兴起。
“张大人,这次怕是有人捅了篓子。”
“你我共同努力吧,尽量降低影响吧。”
两人一边走,一边交流,张范更是恼火,本来就公务很多,如今还有出现这个幺蛾子。
郭嘉最近盯着益州,刘焉病重,郭嘉一直在协助刘阖策反甘宁等人,也是恼火,交州许多情报人员被派到荆州,益州了。
“大人,已经调查清楚,四名学子,分别是广信的刘二牛,费大勇被人顶替了,布山的李闻,陆子钊被顶替。”
“有没有查到过程,通过何种手段顶替的?”
“已经查清楚了,这些家庭买通了乡里三老以及传信的工作人员,其中亭长造假了身份信息。”
由于现在参加小学考试的人数非常多,录取公布的时间比较长,考试之后很多人会回家等待。
官府会派传信的人去每个乡里传达,有些人住的比较偏远的村落,可能整个村就几个人去参加,考试了就回来了,村落的消息滞后,以为自己没有入选。
“同乡的有没有认识顶替?”
“有,其中一个是亭长之子,跟顶替入学的关系都非常好。”
杨康,申豹听着调查人员的汇报,大概明白了来龙去脉,乡镇大一点的地方,有些偏僻的地方压根就不认识乡镇上的学子。
乡镇上的学子有些是不知情,有些是知情不报,甚至由于关系比较好,还帮着隐瞒。
“杨大人,抓人吧,凡是涉案的都全部抓起来。”
杨康也点头,既然来龙去脉都搞清楚了,自然是抓人,刘裕奉行的是不等,刘裕认为犯罪自然是有蛛丝马迹的存在。
即便后面的大人物没有被抓出来,也不能耽误已知案件的审判,他们想抗就试试能不能抗的住。
“大人,后面肯定还有大鱼,要不要等一等。”
锦衣卫洪雨有些不甘心,就知道了一些小人物体现不出锦衣卫的能力,这次杨康与申豹可是一拍即合,都准备拿这件事扬名。
“先抓了,不要考虑这么多。”
杨康清楚刘裕的态度,这次刘裕是动了真火,后面的自然还要调查,杨康有的是时间慢慢来调查,轻重缓急杨康是分的清楚。
申豹虽然有些意动,但是还是听取了杨康的建议,刘裕的态度他也是看到了。
“开门!”
“谁啊,这大早上的。”
“你就是亭长柳丕?”
“我是,你们是?”
“来人,抓起来,锦衣卫!”
洪雨带着一众直接抓了亭长以及三老,申豹已经在广信等候了,申豹已经告知了张重此次情况,张重听着也是冷汗直冒。
张重可是知道刘裕对于教育有多看重,之前为此不喜对士家,贾家翻脸,后来士家妥协,贾家如今已经灰飞烟灭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