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召见了马钧,这位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天下巧匠,刘裕在打量,眉清目秀,也是一表人才。
“你便是马钧?”
“回大人,本人正是马钧,不知大人从何处得知小人之名?”
“高祖托梦,告诉我你乃天下巧匠,而刘某现在缺的便是巧匠。”
刘裕没办法,只能借一借高祖的名声,管你信不信,我是信了。马钧盯着刘裕看,发现刘裕没有说谎的愧色,有些不确定,毕竟高祖托梦的事情太过虚无缥缈。
“你也看到了我交州研发的农具,铁具,确实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马钧心里也清楚,交州目前的农具已经领先中原,而且与中原并非同出一源,乃别具一格。
刘裕发明的农具是后世经过多少年才调整到最合适的状态,自然和中原的是不一样的。
“高祖言,马钧,扶风人,天下之名巧也。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
不知道可对?这下马钧有些相信了,马钧给自己家做了一些小玩意,但是别人并不知道,加上他言语木纳,从未与其他人谈起。
“我相信您,不过您能给我什么官职?”
“哈哈,官职嘛,得看你的能力,这样,我先交给你一个任务,中原采用的绫机为六十梭,交州已经改良为四十,你若能继续改良,我便考虑给你封官职。”
后世马钧改良绫机是因为家穷,为了提高效率,改良到了十二梭,效率大为提升。
“没有官职就没有俸禄,我不能总让大人养活?”
毕竟年轻,母亲在医学院虽然刘裕没收钱,但是马钧并非懒惰之人,更希望靠自力更生,也不想继续欠刘裕恩情。
“你现在住的院子是我租给你的,一年算五百钱。你在我这边研发改良,每个月的俸禄是每月三斛外加十斤肉,另外由于你是从扶风过来的,可以去官府租种土地,第一年是免租的。”
马钧开始计算,自己还有弟弟妹妹,自己的母亲还要吃,十斤肉食算下来每天有5两(东汉一斤十六两)。
“另外你的弟弟妹妹还有补助,十五岁之前都有,安家费是十万钱,不过要在番禺买房还是不够的。建议你可以先买五亩地,番禺附近的地价比较贵,中等田都要五千钱一亩,不一定买的到。”
番禺做为交州数一数二的城市,房价自然是高的,普通民宅都要5万钱了,还是在城外,城内的基本二十万钱起。
番禺城目前才一平方公里,城内的房价自然是贵的,而且城内目前的房子建筑多为两层小楼,毕竟城内有城墙挡着,即便台风,水灾都不太容易影响到城内。
“我听说你打算在院子里养鸡?城内允许养少量的鸡狗。但是不能放出去养,因此城内养的不多。”
“明白了。”
穷人孩子早当家,马钧算了下,基本没问题,便是答应了。
有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自己,还要考虑自己的家庭,这便是生活,马钧来交州是为了给母亲治病,如今是为了生活,都不容易。
“你去找赵忠,他会安排好,有时间向他请教,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是算盘,交州有珠算之术,不懂的也可以去请教赵忠。”
刘裕让赵忠带着马钧去准备了,算盘传出去容易,但是珠算之术被刘裕严格控制了,想传出去没那么容易。
即便有少数个别传出去了,都是敝扫自珍,哪里会传给别人。
“马小兄弟,看来主公很器重你,将你纳入了百工堂。”
“百工堂?”
“哈哈,你去了就知道了,不过这份协议要签了,百工堂可是好地方,待遇好。”
赵忠准备好的保密协议都要签的,具有法律效应。马钧一头雾水,百工堂待遇高?听起来不高啊?
“我知道马小兄弟有疑问,这么说吧,去年百工堂平均拿到手的俸禄是三十个月的俸禄。”
“一年三十个月?”
“一年十二个月,其他是奖励,目前奖励最多的便是百工堂,其次是造船,学堂,师范堂,农桑院。最少的每年都能拿到六个月的俸禄奖励,另外端午,中秋,春节也会有奖励。”
马钧点了点头,原来是这么回师,其实刘裕给马钧的是百工堂最低的俸禄,刘裕这边可没有新人一来待遇就比老员工待遇高的情况。
当官有官府制度,那不一样,但是百工堂绝对不能这么做,什么都没做出来就比老员工高,老员工怎么想?工作之中必然是有矛盾。
除非你已经有很多的荣誉加身,那是另外一说,特别是如马钧才十五六岁,更是不能,否则怎么服众。
刘裕回到府邸,找到了刘中,有些事情刘裕还是习惯和刘中商量一下,看看他的意见。
“裕儿准备筑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