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大部分普通百姓也没有五亩土地,一般汉朝是亩产5-6石,大概在现在的五百多斤,汉朝产量指的是稻谷,不是米,如果算米话,大概要去掉四成,也就是亩产在两百多斤。
当然根据田地有不同,差一点亩产三石,高的可能达十石,也就高产良田。
现代水稻由于科技发展,亩产稻米在千斤左右,大概是古代的四倍,交州产量高是因为刘裕推广了大量的现代种植工具。
交州目前的产量大概和宋朝时期差不多,没有化肥的情况话,这种差不多算是极限了。
刘裕首先去制作了阴家的思想工作,没办法,自己的老丈人是土地大户,目前还在收购土地。
好在阴氏也知情达理,其实像阴氏这类世家,只要不威胁到根本,其他都好说,重要的是传承。
阴家也知道,如今汉朝历四百年,许多问题积重难返,若是无强力改革,怎么可能恢复汉室。
改革意味着机会,阴氏沉寂了许久,终究是在等这个机会,阴氏是在谋求一定的政治地位。
河北无极甄氏,富甲一方,还不是被袁绍收的服服帖帖,这才有了阴氏想找一个明主的想法。
天下诸侯,刘表,刘虞,刘焉年纪都大了,而且子孙能力有限,曹操有颍川世家扶持,袁家如日中天,阴氏过去也不会受到太大的重用。
其他家族对于刘裕这种做法都习惯了,就像汉武帝早期的大臣一开始还会反对,中期已经听之任之了。
这些世家也清楚,改革意味着机会,刘裕的改革必然还会继续,从刘裕的态度看,刘裕为了振兴经济还会有改革,到时候他们可以凭借自身强大的财力分一杯羹。
刘裕确实在准备,如龙编最近不停的改变,贼曹的人手开始增加,县尉开始负责城防之事,并且征兵一千。
这一千人会单独作为龙编县城防御力量,而游徼的人数也在增加,意味着刘裕要在某个方面做出改革。
刘裕也确实准备着,市掾,在宋朝以前,坊市的管理非常严格,有市墙,坊墙,刘裕准备以龙编为试点,拆了。
其次允许在城郭设立市场,集市,促进经济的发展,目前龙编的这些举措都在为这个做准备。
只是依然会有宵禁,严格限制,但是刘裕准备在初一,十五开发夜市,放开宵禁,龙编将率先施行。
“主公,这是百工堂给出的规划图,都佩服主公的大手笔。”
王超送来了刘裕要求的规划图,采取的是长方形,长约1800丈,宽约1200丈,建成后比长安稍微小一点,约24平方公里,可以算的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大城。
龙编旧城在新城之中,处于西北方,这样则可以少施工一段,旧城内方外圆,长约为三百丈,整个城池才1平方公******禺那边的图纸也出来了,相对来说,番禺受制于地形,图形有些不规则,但是也达到了20平方公里。
要知道汉长安城才26平方公里,可知道刘裕的设想在这些人眼中有多夸张。而其中如果要建城的话,会侵占许多良田,这也是问题。
对于民力如何使用,使用不当就容易成暴君,如秦始皇,杨广。这也是刘裕需要考虑的。
“你认为这个方案怎么样?”
“主公,龙编确实有些小了,但是如此大规模的建城怕会引起民怨。”
刘裕也知道,虽然不甘心,但是只能缓一缓,ww.kansh说白了就是青壮不够,修城可以,但是不能压榨,不能耽搁农业。
“你先慢慢收购位于规划区之类的土地,其余的以后再说,番禺也是如此,通知赵忠收购番禺规划内的土地。”
农业社会,城池很重要,随着刘裕的准备,各地的砖厂都开始生产,交趾有三座砖厂,主要是开采山中土地做原料。
对于丘陵地带,许多200-300米的小山头都会被推平,社会发展需要,如修路,城市发展。如果规划的好,后续处理跟的上,对环境的影响其实不大。
主要污染并非是城市化进城,而是工业排污,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避而不谈,都大谈烧桔梗,烧稻草会污染环境。
刘裕第二要做的是是修建防护林,沿着河堤栽种柳树,柳树根系发达,深入土地,能很好的防御水灾。
第三是修建防风林,海防林与北方的防风林不一样,减少台风对地区的破坏,以种植椰子树为佳,这些都要开始安排人去种植。
第四是飞豹军在日南郡设立海军基地,位于日南的最南边海边,也就现在越南岘港,命令飞豹侦查军同时在此操练并且打探扶南情报。
大好的土地不能让扶南这等小国占领,刘裕可不是什么善人,要么融入汉族,要么准备刀兵相见。
由于地区接壤,日南郡有部分也是通扶南语的,其中南疆军也有一些懂一点扶南语,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第五是南疆军,水龙军在崖县操练海军,为以后做好远征准备,世界那么大,刘裕也想去看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