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种命令的下发,交州的首要任务变成了防灾,各种物资开始调配,特别是海上,刘裕要求马明加紧运送粮食到台湾并在台湾暂时逗留,确保台湾地区的粮食足够,如果真的是超级台风,那带来的灾害也是非常严重的
“公仪,你去一趟洭浦关,确保那边有足够的能力防御水灾。”
洭浦关位于三水汇集之地,刘裕更加需要重视,虽然已经让刘员开始做准备了,但是让张范过去更好的协助其准备应对自然灾害。
刘裕自然是希望自己的手下判断是错误的,对于刘裕来说,这些都是有备无患,没有天灾是最好的,各县开始宣传,加固房屋等措施,储备饮用水。这年代饮用水都是井水,一旦发生水灾,取水的时候会更难,而且容易发生拥挤。
对于即将成熟的水果,刘裕组织部分人手开始采摘部分,尽量降低损失,当然有些农民并不原意,刘裕也没有办法。
毕竟灾害没来之前谁原意提前采摘?中间会有许多损失,但是对于各地养鸡养鸭的都要求做好防御,必须要做好,否则会受到官府处罚。
洪灾一旦造成大量动物死亡的话,极有可能造成瘟疫,刘裕必须采取强制措施,南海郡,合浦郡以及交趾郡还好,其他郡县的效果都不太好。谁都不是先知,刘裕对于这些也没有说服力。
毕竟没有天气探测设备,没有卫星,没有各种科技器材,怎么就信誓旦旦的说会来水灾?百姓也不会相信,毕竟他们损失的是利益。
“子初,财政各项划拨的如何?”
“嗯,都安排下去购买各项物资,到时候尽量确保物质充沛,物价稳定。”
“辛苦了。”
五月初三,天空一声惊雷,开始下起了大雨,刘裕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大雨伴随着大风如期而来。
“典韦,虎从文。加强巡逻以及夜间巡逻,若百姓有帮助尽力帮助!孙策,周瑜等随时待命!”
刘裕看着大风大雨,开始让典韦和虎从文的一营和二营开始去巡逻,巡堤,派人深入到各乡里巡逻,刘裕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多派人手。好在之前准备好了沙袋,但是运送会非常艰难。下雨天道路泥泞,即便是板车都容易陷进去。
“主公,无需太过担心。”
周瑜与孙策分别站在刘裕身边,周瑜开口说道。
“番禺我不担心,这边的建设完善,防洪堤也足够,但是其他地方的基础设施不如番禺,那些才是我担心的。”
朱崖岛三县有蛟龙军一营在那边负责,合浦郡则有蛟龙军二营以及刘通之前招募的第六营负责,至于苍梧郡,特别是广信,刘裕非常担心。
大风持续了一天一夜退去了,但是大雨并未停止,依然再继续,刘和等人带着人手四处去救灾,大风刮倒了城外不少不够结实的房屋,灾情已经开始显露,特别是城外较远处,有一些房屋依然是茅草屋,没办法,哪个时代都有穷人富人。
但是刘裕必须派人去救助他们,虎从文的虎卫军二营已经跟刘和,虞易出发了,兵分两路开始救灾。
刘裕清楚,台风既然从珠江口登陆,那么台湾以及朱崖岛那边可能会好一些,但是也是会遭受影响。但是万一如果接连出现台风就麻烦大了,刘裕已经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连续三天,大雨丝毫未减弱,百姓也感觉到了不对,知道可能会发生洪灾,有些现在才开始冒着大雨去水井取饮用水,有的房屋出现漏水的情况,有的则因为早有准备,房屋都有加固,安然度过了这次大风。
“子初,安排木匠,泥匠等随恶来,伯符前往救助百姓,清理出道路上倒塌的树木。”
刘裕虽然也心里会不爽,但是还是要派人去救,即便要付出一些代价,虎卫军卸下了武器,只在腰间配刀,身上每人背五壶水,两袋干粮,主要是冷了的馒头,包子以及烧饼。
交州各地也开始受到了严重的水灾,大雨第四天,张重看着广信城,要不是及时将郁水南边凿出了泄洪口,广信城将不敢想像。张重在广信城楼上看着滔滔洪水,心里也是一阵后怕,但是南边主要为农田,北边为广信城人口聚集地,意味着今年的粮食,起码这季基本是没了指望。
蛟龙军在广信,高要等地负责救灾,虽然广信城没有被滔滔洪水淹没,但是广信城内开始积水有两尺深了,许多百姓的家中都遭到了洪水灾害,蛟龙军利用竹筏接送处于低洼地段老人小孩前往高地。
徐瑾带着蛟龙军的人开始安排,各部分两班,确保有足够的体力,每班休息五个时辰再投入救灾,要是体力不够,别说救人,自己都要别人来救了,这不是后世,有各种先进的救灾工具。
交州水系发达,一旦持续四五天的大雨造成的洪水是非常可怕的,各县,各乡都投入到救灾之中,其中郁林郡布山遭遇严重的洪水,屈征等人站在城楼上,城内大多地方处于三四尺深的水中,最深的地方达到了五尺,但是雨还在下,屈征只能带着士兵利用居民楼,木筏想办法救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