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虽然引起了小小波澜,但是目前只在官员之中流通,并未造成太大的波动,而且各官员都清楚新的纸张带来的影响,都尽量瞒住,自己苟起来抄写书籍。
而各级大小官员工作更用心了,在宣布用纸不到半个月,刘裕就奖励了孙坚百张纸,不得私自对外交易,不得对外传播,直接送到了孙家。孙坚不在番禺,由孙策接收了。
“公瑾,你看这是什么?主公赏给我父亲的。”
孙策也是非常高兴,孙策可是打听过,目前只有孙坚获得此殊荣,连刘豹都没有,当然私下有没有不知道,但是明面上就只有孙坚有,表彰其攻下桂阳郡的额外奖赏。
“伯符,这是蔡侯纸?”
周瑜也没又见过,只能猜测,但是蔡侯纸没这么洁白,也没这么光滑,但是只能这么猜测。
“说对了一半,这是纸,却比蔡侯纸好太多了,主公已经命名为中山纸。公瑾,你试着书写孙子兵法试试!”
纸的命名为刘裕想的,刘中早就同意了,因为刘中为中山靖王之后,因此命名以先祖为名。
周瑜也马上提笔就开始书写,配合兔毫笔书写,书写流利,字迹清晰,墨凝而不散,比在竹简或者帛书上书写方便多了,也舒服多了。周瑜刚开始书写的时候,只觉得舒服,但是越写越震撼。
“伯符,此物可赠与我否?”
周瑜也知道此物之贵重,因此也试着问道。
“自然是可以,”孙策乃豪爽之人,但是也没忘记刘裕的叮嘱。
“不过公瑾要是想带回扬州怕是不行,如今去扬州的唯一比较安全的道路是通过洭浦关前往桂阳郡然后从桂阳郡琮长沙郡或者豫章郡回到扬州,但是主公将此物列为违禁物,怕是公瑾出不了洭浦关。”
周瑜看着洁白的纸张也是思虑重重,此物太过重要,如果自己私自带回扬州,自然是有办法,但是肯定会连累到孙策。
“公瑾,别纠结了,为兄知道你的想法,这样你今日随我去见一见主公,公瑾不是一直也好奇么,见面了说出诉求,主公应该会同意的。”
相比周瑜,孙策胆大其实也心细,孙策知道刘裕是爱才之人,周瑜的才能孙策又岂能不知?论统兵能力,绝不次于自己,若是军阵能力,怕是更强于自己,不过孙策也有自己的有点,勇武,突击,冲阵的时候比起周瑜更强。周瑜思虑了一下,也是点点头,既然要考虑刘中父子,自然要去见一见刘裕的。
“主公,这是策的结拜兄弟周瑜,周公瑾。”
“舒县周瑜见过大人。”
刘裕开始打量这位名传后世的名将,三国名将之中,周瑜绝对是前三的存在,不得不让刘裕认真打量,俊美,跟孙策比容貌更胜一筹,但是孙策的阳刚之气更重,当然周瑜也不差。
“早就听闻公瑾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英雄少年。”
“主公,前几日主公赏赐父亲中山纸,公瑾非常喜爱,希望能带回扬州一些,不知主公可否?”
孙策跟着刘裕久了。早就清楚刘裕的性格,有事说事,没事别瞎折腾。周瑜也是看着刘裕。
“伯符,你的部队训练的怎么样了?”刘裕突然转个话题问道。
“主公,部队还不错,但是纸张的事情?”孙策还是那个急性子。
“听说公瑾有协助操练?”
“大人,瑜不过应伯符之邀,一起训练。”
“既然如此,周瑜也算我交州之官员,与伯符一样,按照伯符的官阶领取纸张即可,至于带回扬州倒是也可以答应,但是公瑾必须保证一个事。”
“大人请说。”
“尽量不要外传,能做到吗?”刘裕既然开始发放纸张,怎么可能不会外传,只不过明面上必须要有自己的态度。
“谢谢大人,此事大人不说周瑜也会尽力做到。”
周瑜表示感谢,而周瑜比起孙策,心思更为灵活,也更明白刘裕的做法。孙策则笑着看向周瑜,我说的不错吧。其实孙策也有自己的想法,周瑜这么有才能的人,他日搞不好要兄弟对阵,太伤感情了,想办法介绍给主公,最好是同一麾下效力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