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在邬堡安排好之后,便带着刘猛一行人回番禺县城,相比邬堡,番禺的春节氛围更为浓厚,刘中这几年主要以教化,推广汉族文化,让当地土著融入到汉族之中,加上番禺天气也不错,街上到处是人。
而刘裕一直以来都喜静,出去随意逛了逛了,随着刘裕对饮食的推动,这边过年的点心也越来越多了,糍粑,米糕,绿豆糕都开始出现,丰富节日食品,而且由于刘裕发明了白糖,红糖,虽然白糖等比较贵重,但是番禺县城卖的糕点都或多或少放一些糖用来调和味道,深受小朋友喜爱。
刘裕,刘中两父子都喜欢喝豆浆,因此豆浆虽然不算便宜,但是在刘中的推广下,开始出现在番禺的酒店里面,包子的种类就更多了,有豆腐包子,肉包子,菜包子,素包子,猪油渣包子,其中猪油渣包子最贵,但是买的人确实最多的,对于吃这个传统,国人一向是舍得花钱的。
小年与父母一起过的,刘裕主动包了饺子给刘中以及刘裕的母亲,陈氏。两人也是非常高兴,刘裕一直也没让他们失望过,从九岁便开始管理家族事物,如今三年过去了,家族管理的井井有条,不用他们操心,而且为人孝顺,懂事,谦让。
刘裕在小年后来到医学院,如今医学院大多数医生和学徒都回家了,医生待遇比其他都高,每个月月俸五石,肉二十斤。刘裕的其他奖励,医生也都享有。仓生的待遇就更高了,月俸二十石,肉八十斤,由于医学院的条件,福利都很好,因此许多人家都原意将自家孩子送到医学院来当学徒。
“仓叔,小子刘裕过来拜访您。”刘裕提着春节礼物过来。
“一年到头都不见你几回,也不知道多来拜访一下我老头子。”仓生也是打趣道。
“仓叔,这是小子亲手炒制的茶叶,您要不尝一尝?”是刘裕派人从揭阳采摘回来的单枞。
“哦,尝尝。”仓生也是爱茶的人,欣然同意。
“不错,不错。”单枞生津止渴,仓生这样的医术大家一喝便知道此茶的好处。
“仓叔,这是采摘自揭阳县的茶叶,当地人并不知道此物的效用。”刘裕介绍道。
“听说揭阳那边的民风彪悍,这是坐拥宝物而不自知。”仓生也是有些感慨。
“其实何止是揭阳,我们对于许多未知的植物,药材都并不知道,因此才有神农尝百草,这是先辈们做出的贡献,而我们应当,小子希望在仓叔的带领下,编著两本书,一本编著各类草药的功效,弊端,是否可食用,是否有毒,对于其形状通过绘画将其勾勒出来,以便后人参考,另外一本则是研究一些病理的医术,该如何防治,药方等,也算是为我们的后代留下重要的书籍。”刘裕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这是好事啊,可是耗费不菲,而且具有一定危险性。”仓叔表示赞同,但是也表示这个尝药草和一些未知的植物,那是有非常大的危险性。
“钱这方面无需考虑,如果医师因此受到了危害,刘裕原竭尽所能的补偿,若是真有不幸发生,其子女由小子刘裕派人抚养,教导读书,直到其成年。”刘裕立下保证。
“这个我先接下,但是具体操作需我再考虑一下,如今医院有医师三十五人,目前可以先几个老医师负责尝辩药物,但是不可操之过急。”其实目前的办法是刘裕提出来的,对于不知道药性的植物,先让兔子尝一尝,如果兔子没有问题,那么可以尝试亲身试药,但是还是有危险性的。
兔子属于医学院的一个自给自足的来源之一,如果实验的兔子出现了中毒的迹象,一般都会火化,但是会取其毛,刘裕会派人收购,做成兔毫笔,供刘府的人使用。
“具体就拜托仓叔,至于需要什么,仓叔派人通知小子,小子尽量满足。”
“放心,老夫会经常去麻烦你小子的。”仓生笑着说道,仓生今年也是四十七了。
“还有一个事情,增城那边的希望仓叔派三个医师按照这个模式开展一个分院。”刘裕说道,刘裕的构想是希望这方面的人才越来越多,但是也需要循序渐进。
“嗯,蜀中郭家三年前来到番禺便在我这边共事,如今也是可以独挡一面了。”仓生也认为要在各县开展分院,以推广一些公共卫生,比如勤洗手,勤漱口,虽然效果并不好,但是刘裕依然在没有放弃推广这些有助于人体健康的公共卫生。
“那就拜托仓叔了,增城那边的医院已经准备好了,元宵节后会派人过来协助仓叔。”虽然医院是仓生在负责,但是记账的人员一直是刘裕安排,刘裕交代过,只需要记账就好,其他一切都不用管,因此仓生对于这点也还算满意。
“老夫分内之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