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一边躺在椅子上吃着荔枝,一边在思考,这是刘裕穿越到东汉末年的第十二个年头,刘裕一觉醒来,发现先自己居然成了个婴儿,凭借自己计算机和历史系双学位的知识,然后观察了两三年,终于确定是穿越到汉末。
从六岁开始,在父亲刘中的允许下,刘裕开始培植自己班底,如今六年过去了,十二岁的刘裕已经培养了近两百自己的班底,其中有百来人不到十四岁,都是从小培养,有些是刘家的护卫的后代,有些是孤儿。刘裕在刘府将他们分为两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有老师教他们识字,至于数学以及其他则是刘裕负责教导。
自己这一支是和刘备一样,中山靖王之后,父亲因为被10年前任命到南海郡番禺(广州)任职县令,全家从中山国来到番禺,而刘裕在番禺发明了白糖,红糖,肥皂等物品,如今销往各地,给刘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而刘中在四年前依靠捐钱,由番禺县令变为了南海郡守,但是由于刘中老来得子,如今身体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家里的大部分产业是刘裕在掌管,毕竟太守还是蛮累的。刘裕不知道刘中还能坚持几年,而如今大汉的身体和刘中一样在走下坡路。
但是如今已经是中平五年(188年),灵帝快不行了,因此采纳了刘焉的建议,撤刺史,改任州牧。州牧开始掌地方军政大权,这也是灵帝左思右想做出的决定吧,如今世家尾大不掉,黄巾之乱背后就充斥着世家的身影,桓灵二帝的两次党锢,实际上也是皇权和世家权利的碰撞,但是灵帝如今身体不行了,而外戚掌权又和世家联盟在一起,灵帝有诸多担心,估计是希望这些汉室宗亲在汉室危难之际能勤王扶助汉室。
对于灵帝,刘裕还是佩服的,但是大汉这艘巨舰已经是千疮百孔了,修不好了,大汉其实现在和明后期非常相似,世家与皇权的碰撞,灵帝依靠宦官收拢钱财,对大汉这艘航空母舰修修补补,灵帝也清楚土地兼并严重,世家大量隐瞒人口,
但是灵帝没办法啊,从基层官员到太守,刺史基本都是世家的人把持,换一批依然还是世家的人,没太大的作用,而土地兼并,人口隐瞒导致汉朝收入锐减,不卖官,哪来的钱,哪来的军费,又怎么平定西羌,北御匈奴。而卖官也有好处,不少不属于世家体系的人开始出任职位,使得朝廷的平衡在汉灵帝期间还是比较平衡的。
黄巾之乱彻底打破了这个平衡,因为这个平衡是世家不想要的,黄巾之乱的背后便是世家在后面指挥,各郡县望风而逃,大汉军队在黄巾之乱早期失利,大赦党人,启用世家,豪强之人掌军之后节节胜利,特别是卢植这一路,几乎是一路高歌猛进,刘裕获得的情报结合后世的史书记载明白了,这就是世家的阳谋,要的就是皇帝妥协,因为世家也没打算鱼死网破,两败俱伤。
刘裕的记忆,后世杜袭面对装备精良的荆州大军,带着百余人就敢突击,而且还是装备不全未经训练的百余青壮,黄巾之乱面对手持木棍等破烂装备的黄巾,几乎所有郡县望风而逃,至于高歌猛进的卢植一路,几乎都是世家组成,卢植本就是世家之人,副将宗员是南阳宗家的人。
按说张角率领的应该是最精锐的黄巾,但是卢植是几乎不费多大力气就平推了张角,但是尚未平定,皇帝会因为一个小小太监的诋毁就将出征在外的三军主帅拿下问罪,而且直接是定死罪,要是皇帝是个昏君?那刘宏这几十年的皇帝早就将汉室败亡了,哪会有西平羌族,北御匈奴。
而董卓是什么人,真正的沙场宿将,战功起家的将领面对已经打残了黄巾军又败了。而最搞笑的是被称为蛾贼的时候对于世家却没有进行大规模扫荡,而且去抢普通百姓和一些小世家,而如颍川荀家,汝南袁家,长安杨家,河内司马家,襄阳蔡氏,颍川陈氏等这些家族没有任何影响,反而多出了许多家兵和家奴。黄巾可为世家大胜!
而如今汉灵帝身体不行了,而大将军位高权重和世家联合,各世家之人联合在围在何进身边,刘宏岂会不担心,刘宏继位之时就受到外戚压迫,依靠太监才拿回朝政权利,要不然真的凭几个太监就能和大将军斗?
如今刘宏也担心自己的儿子会遭受之前的问题,刘宏能依靠的也只能是太监,因此设立西园八校尉,让赛硕统领,但是八校尉之中又有部分倒向世家,刘宏现在只能依靠汉室宗亲了,于前几日采纳刘焉的建议,改州刺史为州牧,掌地方军政大权。
但是这些都和刘裕无关,如今刘裕在番禺有四营家兵。刘裕对于一营的划分大约为1200人(请先看军队设定。),
这是在刘裕的建议,其父亲一起努力的结果,也是刘家经商七年来的全部家底,刘家在番禺六年,加上天高皇帝远,才能这么干,要是在中原,早成问题了。
至于粮草皆是刘裕多年经商购买得来,二是刘裕派人从日南那边引进了占城稻,发明了曲辕犁,水车等极大的提高了粮食产量,怎么可能养这么多家兵。刘家邬堡在番禺城东外五十里地,靠近博罗(今广东博罗县),但是还是归番禺管辖。
刘裕两父子勘探番禺八九年,刘裕发现如今广东沿海与记忆中的广东沿海有偏差,比如佛山大部分还是海,中山,珠海所处的位置为岛屿,刘裕也清楚,沿海地貌随着时间的发展,有些会沉入海底,有些则成了陆地,都很正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