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天带着剿匪大队进入南乡,和卢宗汉实打实地交手了两个回合,基本上是互有攻防。虽然卢宗汉表态三天之后做出抉择,但整体形势并不明朗。不排除卢宗汉以拖待变,甚至狗急跳墙做出极端反应的可能。因此,周密部署,防患未然,是当务之急。
根据覃天的建议,鲍政委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派赵营长带一个营从侧翼秘密迂回至南乡东南方向的太浮山脚下进行隐蔽,既防止卢宗汉逃跑上山,又为覃天的剿匪大队和南乡区政府展开正常行动提供坚实的后盾。
除此之外,为了保障联络畅通,剿匪指挥部和县政府决定尽快向南乡架设一条电话线。
和往常一样,天刚亮,石城街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沿街的店铺和摊贩较平时似乎兴旺了许多。来来往往的人群也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田宗怡带着龙青松来到街上,准备上五金店为将要架设电话线的施工队伍采购一些铁钉和其它用品。
街巷一角,有个老棕匠在街边摆了一堆粗细不一的长短棕绳,吆喝叫卖。
徐会长从人群中挤到老棕匠面前,一脸着急:“哎哟,我说你这个老棕匠怎么躲在这旮旯儿,让我找得好苦!快,这堆棕绳我全买了,给我送到码头上去,我要装船下澧州去。”
老棕匠喜不自禁,忙说:“好,好,徐老板,这就给你送到码头上去……”用扁担挑起几大捆棕绳,跟着徐会长往官码头方向走。
田宗怡刚好走到五金店外,遇见徐会长,热情招呼:“会长,生意好啊!”
徐会长一看是田宗怡,笑呵呵地合不拢嘴,拱拱手说:“哎呀,田县长,真是托你们政府的福,津市、澧州还有岳阳等地的生意,差不多都恢复了,河里这船来来往往的跑,形势一天比一天好啊!”
“好就说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大家的生活都会得到改善。徐会长,你是商会会长,是石城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不能只顾自己闷声发财,还要带动所有的商户和街坊邻居们都把生意做好做活才行。”
“那是,那是。田县长,不好意思,我有一批货物要赶着去官码头装船,运到外地去,得罪,失陪!”
田宗怡朝徐会长挥了挥手,理解地说:“生意要紧,你去吧!”
徐会长催着老棕匠,匆匆朝官码头走去。
龙青松趁田宗怡和徐会长说话的间隙,咧着嘴到旁边的店铺上了趟茅房,一边系着裤子一边走回到街上。旁边的裁缝铺门口,覃月月送一个刚取了新衣裳的老太太走出来,把手上的包袱交给她,小心叮嘱:“老人家,衣服都在这包袱里面,您好好拿着,别把包袱弄丢啦!”
老太太迈着一双三寸小脚,朝覃月月连说几声:“哎哟,劳慰,劳慰!”拄着根拐杖,摇摇晃晃消失在街上的人群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