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单兵战力极强,军阵也是不弱;一国军阵盛极一时,几乎发展到了一个巅峰,两方帝上也不是帝禹那种平和的脾性,彼此之间自然是摩擦不断,小规模的战斗几乎从来没有中断,即使是在这种特殊的时刻。
天火山脉因为是神火山脉的一条支脉,本身具有着强大的火气,大楚镇运至宝便是大禹九鼎中的雷、火二鼎,修士们普遍修练的都是雷火属性,爆发力、破坏力远超同济,尤以大楚帝上楚项最为恐怖,手中万千戮神戟一出,天地风云变色。大楚在天火山脉毫无疑问是如鱼得水,拼杀起来火力十足。
大秦的镇运至宝是大禹九鼎中的地、山二鼎,秦政的万世镇天城威压天下,更有着地鼎居于中央,沟通亿万人族意念,一旦镇压下来,所被镇压之人几乎是永无翻身之日。大秦的山鼎更是妙用无穷,尤其是处在天火山脉,移山落峰那是那手好戏,招招都是大开大合、不死不休。
所以,两国之间为了避免无谓的伤亡,不再以天火山脉为战场进行拼杀、争夺疆土,改成了另外一种方法。
十万天火山脉经过测定,足够规模被两国大员看在眼里的只有一百零一座。这一百零一座山脉可以不断的沟通神火山脉,牵引其中最为神秘强大、令人闻风色变的紫极神火之气,对于煅体、炼神、炼丹、炼器以及一些特殊火属灵物的生长大有裨益,每一座都堪称是火属宝地。
那些山峰所附带的地域直接由各峰的峰主掌管,峰主之争也就成为了两国争夺的重点。Uw.ksh.c
大汉和大夏也不例外,大汉有水、泽二鼎,大夏有天、风二鼎。或许是两国帝上脾性温和,也有可能是这大禹九鼎中平和的四鼎暗中的影响,大汉帝邦和以前的大夏帝禹包括现在的大夏帝上、云王采取的方式有所不同,更多的并非直接动用军队,反而是门道上的比试、修为造诣的比试。
正是这种原因,大汉境内多国,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非常率激烈。他们能够培养出一位绝世高手的几率几乎为零,可是培养出一个门道宗师不成问题,尤其是当这位宗师还是天才年轻宗师的时候,在大汉帝上的眼中,比起一位绝世高手还要重要!
大汉帝上也是乐见其成,对于境内纷立而起的大大小小的帝国并不排斥,更是出面组织了论道大会,一举将大汉多国的形势推至了巅峰。
大夏一开始几乎也是这种模式,只不过帝禹心中有所考虑,早就有了传位的意思,所以这种模式很快就被撤销了,只是由皇子出任一些帝国的帝上,自行竞争决出最后的帝位争夺者帝子。不过,取而代之的就是另外一种模式了,还是一般帝国最不乐见的形势。
在帝禹的默许之下,大夏文武二系正式对立,彼此之间开始了激烈的争斗。帝禹的意思很明显,武系属于主战派,虽然和帝禹的脾性有些不合,但同样也是立国之本。如果武系能够在某场争风之中胜过文系,帝禹同样支持武系发动战争。
文武二系不可缺少,彼此争斗之下,无数天才纷纷拔尖而起,成为了和大汉竞争的主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