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于警察的身份,即使这些男女令人生厌,但他还是会给他们讨回一个公道。
找到那唯一的真相。
即使是为那些他认为不值得讨回公道的对象。
所以,这也就成了让他头疼的原因中最重要的一条。
鉴定组那边很快出了结果,死者之前服用的药物中确实含有抗组胺成分,医生说过,一般非处方的安眠药中都含有抗组胺成分,所以这种药和安眠药的效果其实大径相同。
这一点,鉴定组的刘蔷也给了详细的说明。把之前尸检的结果一比对,两个药物成分确实一样,说明死者生前服用的就是医生开的治病的药。
所以,死者被人下药这一说,基本被否定了。也就意味着之前刘川的推测也跟着无效。
这对大家来说,其实都是好事。
至少案件不用上升到刑事案件。
可关于死者生前特意导航去“福瑞苑”一事却始终令人费解。这只是疑点一。
还有疑点二:自杀式冲入货车行驶的路段。
从行车记录仪来看,死者的车速似乎并不快,而且车也没有故障,为什么会直端端朝着十字路口而下,一路都没有丝毫刹车,难道真的睡着了?
但行车记录仪上显示车一启动,不到半分钟就行驶了,他不可能一瞬间就睡着了吧?如果中途睡着,那说明他还有一定的能力去刹车,或者采取什么别的措施?但这些都没有。
还有第三个疑点:死者大半夜到底在等谁?那个准备与他见面的人应该是最后与他见面的人,但如何才能找到他(她)?手机没有任何联系?难不成他们用脑电波传递信息?
还有死者出事前买的那东西,出事后却凭空消失了。
这的确让人匪夷所思。
就目前在这三点,简单连起来看就是——死者去目的地与人赴约,然后完事后回家,在路上碰巧出了车祸。
要找突破口就要从他赴约的人物、时间、地点上面去找。
至于车祸,是不是意外?或许现在还不好下定论。
也许,从一开始就是凶手设计好的呢?
目前整个车祸虽然看起来没什么,但如果真是这样,未免细思极恐。
到了下午。
去调查死者那些VIP客户的警员回来了。也即就是那些与死者有着暧昧关系的VIP客户。
她们都声称自己没与死者联系过,和手机上的通讯记录也对得上号。
所以,从客户这一边找线索,算是画上了句号。
无奈之下,刘川只好到理发店去看看。
这家理发店的股东有两位,一个是死者,另一个是他的朋友,姓陈,年龄与死者相仿,两人都是以前一起学理发,然后共同创业的。
所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伙人。
理发店并没有因为一个股东死了而关门,依然正在营业,而且生意似乎并未受到任何影响。
一进理发店,刘川就锁定了目标——陈老板。
经过简单的交流,这位陈老板身上也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说话也没有异样,只是对朋友的死深感惋惜,和之前警员汇报的情况一样。
在来的路上,刘川甚至有想过,会不会是两人利益之间分摊不均,导致姓陈的起了杀心?但经过几句交谈,刘川就彻底否定了这一猜想。
因为,他们两人的利益一样,并没有谁多谁少之分,应该不会因为这个而闹不和。
而且,Uw.unshu.这位陈姓老板,似乎是个富二代,好像对这些也没什么要求,开理发店也纯属兴趣爱好,图个痛快。
按照他的家庭条件,即使不合伙,他也能轻松搞定。不过他却自食其力,这一点倒是与别的富二代与众不同。
这个,之前也听警员汇报过。
问及最近死者有没有什么异常之类的,陈老板也直摇头。对他来说,死者每天都是如此。
面对这样的结果,刘川也只有说告辞。
临走时,他无意中看到了店内洗头区域的隔断帘子,于是随口问了一句。
“这帘子是新装上的吗?”
因为他记得上次来的时候没有。
“诶,对啊,前天装的吧?应该是,这个王涛在负责。可惜他都还没来得及欣赏......”
陈老板略带遗憾的回答着。
接着,他将帘子的事告知了刘川。说死者生前在附近的窗帘店订了这个隔断,前前后后去了几次,最终确定了方案。
这个帘子安装出来的效果确实很好,而且很实用,只可惜安装完后,他都没来得及享受,就出了这档子事。
据说安装帘子的这家店,也就是之前死于非命的那位客户的店,听说那店被她的员工盘下来继续经营。
刘川知道他说的客户便是王倩,那家窗帘店便是“垂感小仙”。
讲到这儿,陈老板语带不安。
“说来真是晦气,难不成那家窗帘店自带厄运?跟它有牵连都要倒霉?”
“那倒不至于,别想太多了。”刘川笑了笑,跟他道了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