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正常交往,那就让人联想到非正常的交往。
对于他一个单身者来看,属于非正常交往的情况要么是同性恋,要么是有夫之妇。
只有这两种可能对他的行为才能稍微解释得通。
既然有这种推测,那么接下来就要好好查验一下他的通讯设备,看看他是否与人保持着特殊联系。
尤其是车祸当天!
只是由于车祸严重,死者的手机也严重损坏,恢复数据的话,技术组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不急。
刘川告诉自己。
这案子需要从长计议,否则又会被人牵着鼻子走了。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场车祸隐约与王倩的案子离不开关系。
而王倩案子的偷拍者和告密者身份都未揭晓,理发店老板又与王倩有着较为熟络的关系。
如果两人生前都不认识,或许他也不会这么想。
但偏偏两名死者都有着微妙的关系,这种微妙一时也说不上来。
也只是从理发店里的员工那打听到的,理发店老板很受女性客户的青睐,王倩也在其中。
据他们回忆,他们偶尔还会亲自上门服务,老板也不例外。这也算是一种商业手段,做好服务这块,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客户。
主要有些客户比较矫情,懒得下楼来。
当然,这只针对周边的VIP客户。
对此,刘川也不禁感慨
——时代“发展”得太快了,自己有点跟不上时代的车速。
毕竟连上门按摩的都有,何况洗个头呢?
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客户家里没有其他人,正好又是女客户,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出点什么事恐怕也无人知晓吧。
会不会王倩与他也有着不可描述的关系?
这种想法从刘川脑中一闪而过。
这倒不是臆想,之前马斌认罪之后。在释放王丽的时候,听她无意中提起过。
——虽然妹妹与马斌有着不正当关系,但她似乎觉得不止如此,妹妹似乎并不爱马斌,只是想找个靠山,亦或者只是想找个性伴侣。她想以此来摆脱张强,摆脱那场形式婚姻。
由于之前一心只想要找到杀害妹妹一家的凶手,所以这方面的问题也不便向警方提及。提多了反而会影响办案效率,而且会往妹妹身上贴一些不好的标签。
这对案件侦破似乎没有任何帮助,王丽很聪明,她把握得很好。
后来凶手落网认罪,那么也就没什么好隐瞒的了。
拿着妹妹的骨灰盒临走之时,她才将自己一些想法告知了警方。
然而除了警方内部消息外,没有任何人知道王倩案子中还存在拍摄者,甚至连告密者都未曾向外公开。
这件案子已马斌为凶手结案,剩下的这些疑点只能继续暗中调查。
说到底,警方高层至今也不太相信刘川这套说法。
回到刑警队。
陈超已经早早地在队里等着了。看到刘川回来,并将自己调查的车辆信息汇报给他。
车辆经过技术鉴定,出事前车辆完全正常,没有刹车故障,也没有其他问题。
损坏的行车记录仪虽然没用,但内存卡完好无缺。
根据内存卡上的内容,也确定了死者车辆当时属于正常行驶状态,初始位置就在离小区不远的坡道上,顺着陡坡一路而下。
这就说明该车辆确实是正常行驶的状态。
既然车辆没问题,就说明司机有问题。
一定是他体内的安眠药起了效果,才会有之前目击者所描述的那番场景。
这点经过对方的行车记录仪也得到了确认。
之前听他说过,死者的车辆就像是在寻死一般,直接偏离车道,扎进了十字路口,没有踩刹车才被疾驰而来的大货车撞个正着。
所以交警那边也怀疑他是否是自杀?可能是因为喝了酒的原因所致。
但刘川他们查到了死者体内的安眠药成分,这就不得不推翻酒驾和自杀这两个假设。
原因很简单,死者既然选择喝酒开车肯定事出有因。
第一,他知道这里不会有交警,而且这么晚了,自认为酒驾应该没问题。
第二,他对自己的酒量有足够的把握,还不至于喝醉,所以也不存在醉驾。
第三,他可能是来与“**”赴约的,自然不会叫代驾。
至于自杀,肯定不会。
这一点从他买避孕套这事不难看出,他对生活还是充满兴趣的。
一个人大老远的半夜酒驾来赴约,不是对生活充满“激情”,难道还是疯了不成。
究竟是什么人,值得他冒着驾照被吊销的风险来此赴约呢?而且还是在夜黑风高的半夜?
莫非喝酒是在赴完约之后?毕竟中间还有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属于空白期。这期间,发生什么事都不足为奇。
安眠药应该也是这期间服下的吧。
那照这么推测,与他约会的那人,极有可能是给他下药的人。
想到这里,刘川似乎理解到了这场车祸的原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