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也就是1966年,妙龄少女的赵小卉刚刚十八出头,她生长在北京一个商人家庭,家族从上几代靠典当起家。父母在北京开了许多典当行,日子过得还不错,赵小卉还有个兄长,年纪轻轻就没有读书了,一直在帮衬着家里经商。而赵小卉在学校接受了西方潮流的思想,她崇尚潮流、酷爱运动,很快喜欢上了一个同班的男同学,二人下课四处常常游玩,讲述着书中的西方童话故事。很快,那个男同学却一声不吭的走了,他被父母送去了英国留学,激进的赵小卉一气之下没有再去学校,她请求父母把自己送往英国留学,为的就是寻找自己喜欢的人。可父母都是旧思想,认为女儿家长大些就要嫁人,更何况在赵小卉很小的时候,自己的父母和另一个家庭就定好了娃娃亲,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时刻抑制着赵小卉冲动的思想,她被父亲强行安排在典当行帮忙,一晃过去了一年。
然而有一天,一个男人的出现却改变了赵小卉的一生。那天傍晚,北京城刮起了大风,天空雷声大作,顷刻间一场雷雨将至。赵小卉和管事的在典当行准备收铺,豆大的雨珠随即从屋檐外的瓦片滴落了下来,与此同时门口也出现了一个戴着草帽的男子,他穿着蓑衣,满身是水,朴素的看上去像个务农的农民。
当他摘下草帽时,赵小卉停止了手里的活,她靠在柜台前,看着那个男人,面貌三十来岁,五官俊朗,眉宇间有颗痣。如果评价他的穿着像个农民,但看到他的相貌,却有一丝君子之风,颇为养眼。
“老板,我来典当东西,请你帮我看看能兑多少钱。”那个男人从腰里取出一块玉佩,放在柜台上,声线中充满了雄厚之声。U.ukansh.
赵小卉接过那枚玉佩仔细专研,整个玉佩通体光透、玉面平整,上面雕刻着一个女菩萨,她甚是喜爱,决定收了给自己留作饰品带着。只听赵小卉不紧不慢的说道:“破玉佩一枚儿,光溜板,2块钱,你兑还是不兑啊。”
男人笑道,说:“我这是大觉寺开光的玉佩,玉乃大理所产,精细无比、雕刻的功夫很细致,能不能在加些?”
赵小卉失望的摇摇头,说着把玉佩重新递了出去。
“可惜你这是二手的,不值钱。”
“这位小姐,我是大觉寺下山还俗的和尚,面相玄学平日里颇有研究,我看小姐面带乌光,一进屋就见你这家店黑气冲天。倘若这玉佩你多加些钱,也算是破财消灾,我可助你渡过此难。”
“你糊弄鬼呢。哪有和尚长头发的!”赵小卉在典当行呆了一年有余,这样的市井无赖、道貌岸然的人见识了也不少,看这男人阳刚俊朗,却是个卖弄玄虚的江湖骗子,还诅咒自己家里有大难临头,她实在气得不行,便把那个男人赶走。
男人却不依不饶,他脱下头顶的假发,露出光头,模样看去跟和尚还真有几分像似。
“你爱卖不卖,就2块钱,不卖就走咯,不然我可喊人请你离开了。”
和尚无奈,取下玉佩拿了钱只好悻悻离去,临走时,他神秘的给赵小卉留下了一句话:“西门大街有个院子,101号。如果真有什么事,你可以去那里找我。小姐,谨记我之言,祸难就如同此刻天上的倾盆大雨,顷刻将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