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脉中,秦牧之背着背包正在不断往上攀走着,一路上松柏葱郁、流泉飞瀑点缀山间。
还有一些小山峰峻拔秀丽,如锦绣画屏,但他此刻没有什么心思看这些美景。
穿过了一片楼观竹海后,山势已经逐渐陡峭,周边大片大片的松树林挂满了游客游玩时挂上的祈福红绸。
再往上走了几百米,他登上这座山峰的山顶。
山顶处有一座小小的攒尖顶式的砖石殿宇,殿宇非常的古朴斑驳,可见有一定的岁月。
石门两旁上书写着一对对联,“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横批“道法自然”。
“道家养生十四字诀。”秦牧之默念。
相传这是道祖太上老君化身的老子所撰写,并流传千年至今。
砖石殿宇虽小,香火却非常旺,殿前的香炉中满满当当的挤满了香,都是前来祈福的游客所上。
殿宇为明代所建,室顶呈八棱形,象征着八卦,坐北向南,南边有砖拱券门。
据说里面原有老君石像,不过如今已不复存在,传说历史上曾有金炉和银炉各一座,老子就在这里烧炼金丹,不过如今石室前只有一座铁炉,具体年代就不知道了。
山顶面积并不大,秦牧之围着这座石砖殿宇绕了一圈,殿宇周边挤满了前来祈福的游客和摆摊的小贩,卖吃的,卖香的,卖祈福物件的,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我们等一下再去前面两座山的庙里进香,时间差不多后就过去观景台,傍晚时九星连珠天象就要生成了。”一小摊旁边,三个中年女人正在讨论接下来的路程。
“时间应该够的,能赶到观景台,新闻里说还有流星雨呢。”另一个中年女人回道。
秦牧之在一个小摊前喝着果汁补充体力,耳中听着三个中年女人讨论。
三天前新闻里就预报了九星连珠和流星雨到来的时间,就在今日的傍晚时分。
但他今日过来并不是为了这个,他要去那最高处的山峰顶上平台看一看,他甚至还想挖掘那埋葬了他万年的地方,他背包里带了折叠工兵铲。
秦牧之接着出发,从砖石殿宇走过,往旁边的最高山峰方向而去。
乌云笼罩,阳光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然隐去,山间的风也渐渐的大了起来。
两个小时后,山上的路已经险峻到只剩下一条可供两人通过的小小的石头山路。
石头山路向着山顶蜿蜒盘旋,山路两边就是深沟险壑,他继续往上攀走。
接着山路转入一段狭窄石梯,扶梯依石而建,两旁都是悬崖巨石,往下看就是千丈深渊,胆小的人见一眼双腿就得打抖。
秦牧之走着石梯,石梯上落叶积尘和青苔明显,这里显然路不好走,游客的到访并不多。
半小时后,他终于登上了山顶。
秦牧之打量了一下山顶,山顶面积不大,前面坐落着几座古代建筑式样的道观,飞檐翘角,华丽无比,中间道观牌匾上飞龙凤舞书写着“金仙观”三个大字。
道观殿阁楼台依山从水,借势成景,周围摩崖壁画、磐声鸟鸣,平添了几分玄妙和灵气。
稍作停留,秦牧之边走边打量,并没有见到他所葬之地的山顶平台。
等走过了道观,才发现道观后面还有个更高的小山峰,一条崎岖石头路直通而上。
石头小路太小了,只能容身一人通过,有时还需手脚并用才能攀爬而上,秦牧之费劲气力爬上,翻身过最后一块巨石就来到一处山顶平台处。
平台范围很小,一眼望去,他心中不能平静,这就是他埋葬了万载岁月的地方,和梦中白衣女子安然葬下他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出入。
不远处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有三个大字跃然而上,“玄天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