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的都城内,热闹而繁华,街边商铺林立,小贩们卖力的吆喝着,各色的行人络绎不绝。
朱雀大街的西南有一座并不大的宅院,院门口两名卫士笔直的站着,一位老人急匆匆的走进了院子,径直穿过走廊向后院走去。
后院内两位少年正在练剑,虽然用的是木剑,但他们练的非常认真。一位妇人在旁边静静的看着,这位妇人约四十岁左右,简单朴素的衣着无法掩盖她的雍容华贵的气质。自从来到将军府,她就放弃了自己郡主的身份,更多时候,她只是一位妻子和母亲。丈夫离家已经五年了,她每天都在祈祷他平安归来。几个孩子也都长大了,他们很懂事,这给了她很大的安慰。
“夫人,大人来信了”,身后一气喘吁吁的老人说道。老人是这里的管家,他没有家室,也没有亲人,更没有名字,大家都叫他李老伯。
她转身接过了李老伯手里的信件,看完后,她长舒了一口气。转头对他说“大人已经打到金城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王上应该会让他回来”。
“夫人,有件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什么事,说吧”
“王上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现在朝廷内人心惶惶,各大势力都在做准备,我们是不是……”
李老伯没有再说下去,但她已经知道他想说什么,当今王上没有子嗣,却有三个弟弟,她父亲沐王就是其中一个。她了解父亲,知道父亲不会去争王位,同时她又害怕,害怕自己的父亲会卷入其中,她不想看到任何亲人流血。沉默了良久,她对老人说“给大人回信,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他,明天我去找父亲了解一下宫里的情况。”
李老伯点了点头离开了,她知道自己必须该做点什么了,至少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受伤害。
“延信,延义你们俩过来”,她喊道,两个孩子放下了手中的木剑,走到了她面前,齐声道“母亲大人”。他们大的叫李延信,这孩子今年刚满十六岁,面目清秀俊朗,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家里的人都说他和自己的父亲长得一模一样,连性格脾气都一样。旁边站着他的弟弟,只比他小一岁,叫李延义。他没有哥哥那清秀的脸庞,皮肤黝黑,长着鹰勾鼻,眼睛很大,眉毛又黑又粗,个子也明显比哥哥高,没有一点像他父亲和母亲。倒像是北方的蛮人。
她望着两个孩子,郑重的说“你们都长大了,是个男子汉了,应该有所担当,大道理你们都懂,娘要你们答应我一件事,从今天起,无论发生什么事,一定要保护好弟弟妹妹,明白吗?”“知道了,我们一定保护好弟弟妹妹,我们发誓”尽管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心里也很疑惑,但是他们还是举起了手掌发誓。
第二天,她让仆人备轿去了王府,见到父亲后,她便焦急的询问父亲:“父亲,听说王上病重,现在朝廷局势很乱,您有什么打算?”父亲告诉她,现在宁王和襄王都对皇位虎视耽耽,已经开始收买人心,笼络大臣,自己虽然无意争位,但毕竟是第一继承人,难免会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而且因为自己这些年来不怎么过问朝事,恐怕没有人会支持他。
“琼华,如果他们对我下手,难免会波及到你和李炎,眼下,李炎远在金城,你要早做打算”。
她明白父亲的意思,父亲现在也是处境艰难,根本顾不了她。可是她又该怎么做呢?她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所以她开始害怕,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她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从王府回来三天后的一个夜里,王上驾崩了,整个都城被阴霾笼罩着。当她得到这个消息时,变得不再恐惧,而是镇静了许多。
没有太多的意外,老君王尸骨未寒,他的弟弟们就开始了王位得争夺。宁王的兵马首先控制了王宫,襄王带人赶到时,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晚上,宫廷内到处是尸体。最后襄王战败逃走了,宁王登上了王位。
她的父亲沐王早在战斗发生前就被宁王秘密逮捕,现在关在大牢里。这些消息她也是刚听李老伯讲的。“不行,我要送孩子们走,李炎是大将军,手里有十几万兵马,他们不会放过我们”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脑海里出现了。可是,父亲怎么办,我救不了他。最终她还是决定先送孩子们走。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为了孩子,她不得不抛弃自己的父亲。她不止一遍的告诉自己,一定要保护好孩子,哪怕失去自己的性命。
从府里出来时,她们没有带太多东西,她告诉孩子们,这是逃亡,不是搬家。女儿李瑶英和八岁的小儿子李延礼都坐在她身边,她们乘坐一辆马车,赶车的是李老伯。延信和延义各自骑一匹马跟在他们后面,马车前是四个府里的亲兵,家里的仆人她都遣散了。一行人乘乱出了城,向西北方向奔去,她要去丈夫身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