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额图回亰之后,时节已经入秋。
大灾之后的淮北逐渐恢复秩序。但因粮食欠收,房屋损毁,依然有大量贫民涌向陈柯的藩镇。
藩镇的地理位置也太好了,各个省份的人都能找到机会往里面钻。
这一回,朝庭就真的是睁只眼闭只眼了。毕竟再到入冬,安置缺衣少食的贫民是很严重的负担。
朝庭甚至还有着看热闹的心思。就是等陈柯的藩镇最后养不活贫民,最后发生民变崩溃。
但陈柯的藩镇就像一个无底洞。无论多少人涌进来,都能消化干净,简直难以琢磨。
因为他们不知道,南澳大陆的人口从黄河决堤到重阳。不到半年,人口就增加到了六百万。
一边是物资不足,一边是生产过剩。陈柯就像是电话机上的滑动变阻器,让供给和需求互相均衡。
而重阳之后,朝庭再也顾及不到藩镇的事。因为追查国库欠款的事情越来越急。
于是在索额图的引荐之下,不少走投无路的人悄悄来到藩镇,找陈柯借钱还债。
这些人大多是当初从龙满清的老臣。
他们年事已高,但因为种种原因欠下了巨额债务。有的欠下几万两,有的十几万两,有的达几十万两。
其中还有一位身份极高的老者,是当今太子的老师王掞。他要替太子借银五十万两。
陈柯也按索额图提供的名单,打开藩库把钱借给了他们。前后左右又是三百万两。
于是到了年关,四皇子胤禛再次作为钦差大臣。来到湖北向陈柯宣读上谕。
这次追缴国库欠款的差事,依然是胤禛主办的。因为办差得力,如今已经被康熙升为了雍亲王。
……
胤禛一进湖北巡府衙门,脸色就冷得可怕。就好像欠国库银子的不是那些贪官污吏,而是陈柯一样。
他向陈柯伸手,威严地喝道:“拿来!”
“是,是!”
陈柯连忙屁颠屁颠捧着一叠借据,呈在了胤禛的手上:“四王爷请过目!”
胤禛依然扳着一张脸,坐在正位上一张一张翻阅着借据。同时比对手上的一份欠款名单。
确定没有问题之后,他抬手交给了自己的一名随从:“李卫,当面烧了!”
“是!”
随从马上搬来一个瓦盆,点上火。然后把借据一张张投进去,好像在烧钱纸。
将借据一把火烧了个精光,胤禛的脸色这才缓和一点。
之后他掏出一个小黄册子,说道:“上谕,吴珂听宣!”
陈柯连忙跪出了一个宋江的姿势,应道:“臣吴珂,跪听宣读。”
胤禛皱着眉,念道:“上谕!扎萨克多罗贝勒博尔济及特氏,公忠体国,赈灾捐纳,及朝庭之忧,解百姓危难。特赐赏戴双眼花翎,以示恩荣。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柯又无比激动的山呼万岁。之后跪步向前,从胤禛手上接过了小黄册子。
胤禛瞥了他一眼,说道:“起来吧?”
“谢钦差大人!”
陈柯这才爬了起来,勾着脖子站在一边。
胤禛说道:“这件事情,到此为止。国库欠银关系着朝庭脸面,你不要因为有些微功,就到处宣扬!若是今后听到什么风言风雨,本王第一个饶不了你。”
“是是是!钦差大人放心,臣一定守口如瓶,把这件事情烂在肚子里。”
陈柯点头哈腰。
之后试探性的问道:“臣已备了薄酒。不知四王爷可否赏光,略饮一杯?”
胤禛依然是那副高冷的模样:“不必了,你自己慢慢吃吧!”
说完之后,带着随从就出了门。
高显辰看着胤禛离去,忍不住又说道:“他怎么总是拉着个脸,咱得罪他了吗?”
要知道现在到了过年,冷面王早就不营业了。
陈柯笑道:“如今阿哥们都已经成年。满朝文武夹在他们父子中间,每天肯定过得很痛苦啊。”
众人都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终于解决了湖北的事情,陈柯也和大家告辞。回到昆明好好过了个年。
如今云贵两省半数州县,基本上都顺利完成了训政事宜。各地席员都是当地百姓选举出来的了。
后发的四川,广西两省。其中也选定了有高等学府的成都,重庆,宁远,南宁试行训政。
廉州府原属广东省,和昆明等州府是一同训政的。目前属于特别行政区域。
另外大的项目,武昌长江大桥已经建成了一半。成都到青藏的公路也建成了一半。
过年之后,临近春耕时节。中原地区向藩镇的逃民也逐渐趋于平和,日子总算恢复了正常。
逃民绝大部分都被送到了南澳。如今南澳的人口已经接近八百万,真正是有体量的海外领地了。
但大清的生产并未受到影响。毕竟逃民大多是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有产业的人不会当逃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