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期回到客栈,先细细把这几日发生的事情写成了书信,然后交由信鸽朝蜀郡天荡山而去。
今日是余期第一次和佛宗交手,而且碰到的虽不是佛宗最顶尖的高手,但绝对是跨入高阶修行阶段的大修行者。况且南境修行者对于佛宗功法还是较为陌生的,所以余期今日之败,倒也在情理之中。
但如今若要求得云雀下落,恐怕也只有一条路可走——便是破了魔宗功法。
余期每当竭尽心思去想破敌之法时,他第一位想到的并不是天荡山上学到的那些灵音阁功法,而是去翻看张老道给他留下的那册《太上天元诀》。如今他把太上天元诀也翻得只剩最后两页。
这最后两页对张老道是个难题,对他而言也是如此。这最后两页写的虽然也都是用的南境文字,但写得却是不知所云。
这册《天上天元诀》所作时,佛宗仅仅是一个刚刚才传入北境的小宗派。所以这《太上天元诀》里,根本没有写什么克制佛宗功法的内容。
当时北境修行界是一片乱世,但就算那些不起眼的小门小派也都看不起佛宗。北魏、北燕和西夏这几个北境朝廷也没有一个愿意让佛宗入境传道。无奈之下,佛宗众人只得在北魏和西夏边境的一座小城安顿下来,自此佛宗又比自己称作“沙门”,将这座小城称为“沙城”。
由于沙城处于北魏和西夏的边境,所以连年战乱不断,导致民风也格外彪悍。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佛宗入驻不到一年的时间,城内居民却被驯化得异常温和、平静。沙城自此再也没有出现过内乱。更为意外的是,沙城里面的军队的战斗力却也不减反增。信仰佛宗的军士,一旦上了战场,无不忘我杀敌,奋勇争先。
最早发现这一奇景的是当时的西夏皇帝。他不顾边境危险,亲赴沙城去听佛宗第一代传道——枯禅大师的讲学。那西夏皇帝,一听之下,立即拜服,便把枯禅大师邀入西夏传道,并尊其为国师。如此才有了如今的天下大宗——西夏枯禅寺。而那沙城如今也已经成了佛宗圣地,受天下佛宗信徒朝拜。
可能也是因为佛宗最早投入的是西夏朝廷的怀抱,佛宗在北魏一直不得朝廷的青睐。
……
几日间,余期将那《天上天元诀》翻阅了数遍,脑海里也回忆了好几次与那智禅和尚比试的细节。他始终想不通,那老和尚画出的佛咒是如何那般轻易地抵挡住他那几道剑意的。按理说,那智禅和尚不是佛宗的顶尖高手,余期与他之间的修为境界的差距并不悬殊。这灵音剑意也是修行界数一数二的无上功法。
但那场比试看起来余期却是败得如此彻底,就连一旁观战的关十四也说他根本不是那老和尚的对手。
余期感觉实在想不通,竟不自觉得又朝那智禅寺的方向而去。
这次没有诸葛明月、南宫小花和白乐天这一帮人相伴,所以一路上也感觉极为安静。此时日头已经有些西斜,霞光洒在山道两旁的古树上,层林尽染,和那日早晨上山时所见到的景致大不一样。
余期沿着山路不知不觉又走到了智禅寺的门口。
由于天色已晚,寺门口已经不见任何香客,而且寺门紧闭。里面只传来几声沉闷的晚钟声,应该是催促寺内僧侣该上晚课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