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问道:“这么大一根铁棒,要磨成小巧的长针,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才能办到呢?”
其实老婆婆早已注意到了贪玩的李白,她若有所思,而后语重心长地道:“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精雕细琢方能打造绝世神品。年轻人,青春易老,年华不易,如此闹腾所为何来,何不安分一些,多花点时间在有用之事上,方不枉来世一遭!”
李白听闻此言,内心一番天人交战,父亲的谆谆教诲,母亲的温柔慈爱,自己的淘气顽劣一一在脑海中浮现,他忽如醍醐灌顶,内心猛的一片澄明,是啊,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是时候做出改变,发愤图强了。
老婆婆静静地看着李白,她知道李白是个悟性极高的孩子,此时,她见李白怔立当场,她看出来了,李白一定是在用心思考,她的脸上堆满了慈祥的微笑,她相信李白会想明白的。
李白突然在水中向老婆婆跪下,磕头道:“谢婆婆赐教,从今往后,李白定痛改前非,勤学苦练,做一个顶天立地之人。”
老婆婆将他拉了起来,笑呵呵地道:“孺子可教也。我相信你将来必是可造之材。你我有缘,我便将此册相赠于你,望你好自为之。”
原来这老婆婆是一位开宗立派之隐者,近日无意间得到一件十分坚韧的铁杵,这铁杵火炼不化,入水半浮,显非凡品。
老婆婆多方打听,有人告之曰:此铁名陨铁,需用有灵性的水才能把它磨开。
老婆婆数百里奔波来此,正用这大圣寺脚下的灵溪之水将铁杵进行打磨,不想巧遇李白在水中嬉戏。她赠与李白的是一本剑谱,是她的先人,唐朝建国前的传奇人物虬髯客所遗留,此书称作《无名七十二剑图》,老婆婆武艺非剑法一途,见李白根骨奇佳,便书赠有缘人。
自此,李白勤攻文墨,经史子集无所不读,连庙中佛经也多有涉猎,多年后,出口成章已是家常便饭;他更苦练剑术,虽无老婆婆指点,但天生聪颖的他还是从《无名七十二剑图》中学到不少高明的剑法,以后便剑不离身,更是将剑法融入了《侠客行》二十四句中,创出了这侠客二十四剑。
“难怪这二十四剑颇有侠者古风,原来有虬髯客技艺之血脉。想那虬髯客心怀天下,又审时度势,急流勇退,其剑法当如此进退自如,法度严谨。”裴旻由衷赞道。
“老弟目光如炬,想必剑术亦自不凡,何不舞剑一回,权作切磋琢磨。”李白道。
“我早已技痒难耐,请借宝剑一用。”
李白有意考较裴旻技艺,他倒提秋霜剑扬手一掷,宝剑在空中如一条遨游天际的银龙朝裴旻射来,裴旻何等眼力,身子一侧让过剑锋,趁宝剑下坠之际伸手一探,已将剑柄轻握手中。
李白不禁暗暗喝了一声彩。
裴旻宝剑在手,意由心生,左手无名指与小指微曲,拇指扣在无名指上,Uw.ukanshu.m中食二指并拢成剑指,这剑指在宝剑剑脊上轻轻抹过后,将宝剑竖立胸前,剑指搭在右腕上,作一个极缓的朝天引剑式。
他深吸一口气,突然右手“唰唰唰”接连三剑刺出,剑刃破空之声极其锐利,显是出剑速度极快,长剑在空气中摩擦所致。
紧跟着裴旻脚下连环,揉身而上,手中的长剑左右舞动,形成一片密不透风的光华,此时空中劲风忽起,顿时满天落叶纷飞,这些游离的叶儿一近裴旻周遭便纷纷折戟而散,没有一片散落剑光之中。
裴旻舞得兴起,矫如飞鱼般飞跃而起,空中的他觑得真切,一剑轻轻探出,待他气定神闲的落地站定,只见剑身上穿有三片树叶。可不要小看剑穿树叶之能,想那树叶在空中定是飘忽不定,要一剑穿三叶,非得有极强的眼力与巧劲儿不可。
李白抚掌赞道:“且不论招式如何,单论剑之气势,裴兄便已胜我一大截,白也是好剑之徒,愿拜老弟为师,请教剑术之道!”
裴旻惶恐不已,摆手道:“切莫折煞裴旻,旻之剑术尚未大成,岂能为师!更何况我与兄长一见如故,我尊兄之才华,岂肯反以师事之!日后于剑一道相互切磋便了!”
“如此也好。”李白抱拳道,“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与君偶相逢,足以慰平生。珍重!”
说完,李白拂袖转身,飘然而去,只留下风中的落叶漫天狂舞。
正是:
风中落叶漫天舞,携笔带剑踏征途。
朋友贵在真心付,沧海相逢泪如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