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力挽天倾(叁四)(1 / 2)

加入书签

涿州东北方五里处,有着一小山,山不算,也不高,但木却十茂密,夜色中,从山下望山上,总能感到一种名地狰。然而处偏偏个不错名字,作打狼,至于称来历,已不可

与涿州间的官,正是着打狼而过,以从山往山下来,能清前后道。若幽州、涿州之间生战事,那么这地方,正是所兵家必之地。

幽州与涿州的确在发生事,但州的李昭、李源二将,连带重自由的思继兄如今被团包围幽州孤已近三,这打山也就了什么用,刘恭的兵早已撤,除了地守备外,全集结幽城下,算死围。

今夜打狼山,有一不速之不请自。与此刘仁恭驻在此军队相,这些速之客数不算多,百有余,百不足,领头的人与众一般穿黑衣,材略瘦,十分年,白面须,细居然还些稚嫩。

他身挨得最的那名从,魁高壮,上有条疤,在月初时胧的月下显得外狰狞杀。

二人,是主持救幽州嗣昭等的冯道阿蛮。

少时,山下传马蹄声,冯道看阿蛮一,后者刻朝身的几名兵一招,上前看,来一共三,也是身黑衣。打头那一看阿等人,地一下身下马,抱拳道:“元旅,一切利!”

阿蛮面一缓,点头,声道:“且去歇,一会便要有场苦战。”

三人一抱拳应,各自马到一歇息去

回到冯身边将况告知,冯道抬看了一夜色,:“最检查一几处火液的安,还有械监提的那个‘导火索’。”他微一顿,轻声道:“今个是晴天,但军械的‘技督导’三强调火索不受潮,次接应州之事关重大,我辈万不可轻大意,是坏了帅大计,谁都吃不起。”

阿蛮军中时已经不,性子乎比过沉稳了多,闻也不多,应了声,便领人下检查了。

冯道吸一口,再次头看了月色。身旁不处一名衣男子气平静道:“书记不担心,夜月光亮不暗,正适合伏。”

冯道苦道:“五郎说是,不某非不今夜正设伏,是……少仍有许紧张了。”

那周五点点头,道:“书记初独当重,有些张倒也以理解,不过冯记,有话某不当说不说。”

冯道立道:“郎久为师‘十亲卫’一,有么话但无妨。”

周五道:“随节帅年有余,一直是帅牙兵,在这四多时间,节帅遇无数我等看根本就无办法对之难,然则论是危还是急,节帅未在某属下面表现出点为难,更别说张仓皇、手足无等情况。正是因节帅这镇定自,泰山于前而不改色,因此我亲随也便丝毫不……书当知,帅能有日,实幸致。知冯书你常以帅为范,平日里于律己,宽以待,于学也足够奋刻苦,只是这定自若……”

道闻言,面色一,拱手礼道:“周五郎点得是,冯道谢。”

道乃是曜亲传子,又河中节使府掌记,周郎哪敢他全礼,他吃了惊,连避身回:“冯记万莫煞了某等粗鄙辈。”

冯道摇道:“然。子:‘三行必有师’,五郎,方才这说得极,某为谢你,何不可?”

郎知道道这人礼节方十分严固执,他坚持,也就笑笑,随应了。要再说么,忽得阿蛮人匆匆来。冯和周五同时面一变,道开口:“阿,可是位将军围来了?”周五却凝神听,道:“看来位将军围颇为功,至带来了千骑兵。”

已然操狼牙棒手,凛道:“兵斥候报,前来了数骑兵,着火把,扬河东字旗,来正是位将军矣!”

冯道霍挺直腰:“好!斥候可报告后追兵情?”

蛮摇头:“我人数有,牙兵候发现位将军马之后刻赶回狼山,备收网‘打狼’,未曾报后方追情况。”

冯道动声色,点点头:“那么,二位将离此尚多远,时可至?”

略微迟,周五见状插道:“个不必了,半之内必赶到。”

冯道中暗道:“阿蛮然武艺进极快,战阵经较这些兵却是了。”下一挥:“各各位,置火神,未得号令,不可点引线!”

“喏!”

!”

里外,嗣昭骑马上一小跑,边猛地头,问:“高军,你前方那,可是好的那打狼山?”李嗣脸色还精神,是有些子拉碴,显然这时间他日子过颇为紧

继反倒他的状还要好些,此答道:“不错,处正是狼山,当日来行猎不四次,计不会错!”

李嗣昭喜,朝边的李源道:“好得很,围我四,仍叫等逃出天,某真想看刘仁恭时脸上何模样!嘿,邈烈,咱这就上!”

嗣源微伸手一:“九谨慎些,先亮了个什么‘信号弹’再上山迟。”

李嗣昭拍额头:“若非提醒,还真要了这一……牙,点了中送来那三颗做‘信弹’的竹!”

牙兵应,掏出号弹,着火把燃,猛往天空掷,那号弹忽爆了开,发出众不同白光。

随即,上也忽亮起三信号弹。李嗣昭哈一笑:“果然他们!道这娃才多大数,正还真敢他!”

李嗣源笑着,:“出意表,是正阳。”微微顿,又:“牙,传令去,山陷阱十危险,山一定跟紧向,若是岔路丢小命,死城中别说是李嗣源曾提醒!”

使放心,已然说三遍了,再不记,那就活该去死城点。”

名商人扮的男打马上,朝李昭、李源、高继、高一抱拳:“诸位军,请某来。”说罢头带路。处乃是山,山本无道,此刻是夜间,抬眼看哪儿都一个模,也不这人如辨识道,带着嗣昭等一行,了几道,绕着了打狼

最后的东军刚上山,乎还在山腰时,身后的蹄声就然清晰闻,果是刘仁的追兵了。不今夜李昭等人围而出,也就等是放弃幽州,仁恭父与单可均已入,派来击的追,主将夏侯景。

夏侯见李嗣等人领上山,然看似蔽,却自己发了后军“尾巴”,当下哈大笑:“世人说沙陀得,我不过如。李嗣等人夸名将,然才跑几十里,便力不逮,能逃进上躲藏,真是可!诸军我号令……上山!”

副将提道:“使谨慎,李嗣昭人颇经阵,如夺路而之时竟上山,中或许诈。”

夏侯景手道:“他们在州被围三四个,城中草估计已吃尽,要不然么突然出突围?这些人准连马喂不饱,如何能得远了?这山上野草虽适合喂,但情之下他却也讲不得,等若是躇不前,他们的匹吃饱,可就不么好追……功就在眼,就看有本事到!冲!”

上冯道于李嗣等人见,匆匆了几句,冯道便露喜色:“他们然踏进埋伏!来追兵将不知是单可,若是他烧死此,可为大王了一口气。”

李嗣昭头道:“来人当单可及,单可及号勇将,却也不这般冒,看他这轻兵进的模,没有点章法,这追兵将恐是侯景那。”

思继银一挺,跃欲试道:“这情形,某等只反身冲一阵,蒲帅的个什么……都可省了。”

冯道道:“都指,神液是帅特意来要派用场的,此物的力,高指稍候便可亲见。”

继笑了,看来不怎么在心上:“既然此,某日便开眼界,瞧蒲帅杀手锏竟何等人。”

冯道看一眼山,转头一名紧注视燕动向的子:“技监,军已至,火神液要引爆?”

监微微头:“稍待片。”冯等人只耐着性等着,思继兄眼神一,都是然一笑,他二人地豪杰,从来未这种“神道道”的事放眼里,于火神这种东西,在他看来无也就是次火攻所用的油,有了不起

,张技大喝一:“快!点燃导索!”

冯道全一振,臂高呼:“引爆!引爆!”

滋……滋…………

狼山上处地方起了轻的声响,燕军刚听见张监和冯的高呼,也微微得有些对,夏景大骂:“这山的树长忒密,嗣昭他怎么走路!……什么声?”

答他的一道冲的火光,他还未反应过,就发自己忽飞上了,树顶然在自脚下了,在失去识前的后一瞬,他听见“砰!!砰!”数声巨,然后……就没然后了。

------------------------------

“事情便是这般,屯田士、百偷逃日严重,田军、也多诉,若是帅府依坚持这法令,怕今后田、营,只能废了……”

军所言是,长以往,说屯田废,便营田也以为继,而两田废,则军无食,凶年无,危之矣。”

河中节使府,虎节堂,李曜沉如水,听着张翰、张义说起前河中业方面——特别屯田、田方面现的麻。自从中主抓、商之,由于事工、业获利高于种,而河节度使不仅不制商人位,还某些时刻意抬,以至过去屯、营田人,无军民,有不同度地偷现象,而受雇工厂,者凑钱营一些商铺、作坊,使得屯田、营田今的“农”都有名不副

在推行政之前,就仔细考过古为何要农抑商,也思考其中的足,并觉得农、工、商可以做1+1+1大于3的,他至在考有没有能推进个古代的“农产业化”,然而在这个候,农人手过流向工业的弊便已经冒了出,这让曜有些料未及,不得不认:涉制度的革,永都是最的,难穿越前个政府了几十,民众然很不意。看,有些,第一不能急,得一步来;第是先要虑周全,论证清,不然会乱套。只是,“两田”的问题,怎么解好呢?果农业了差错,自己还要出征处,那完全没可行性。要知商业再达,河节帅府有钱,不可能汴梁买——粮在古代是真正义上的略物资,能卖给

曜的手,为何这个问上也颇棘手?是屯田、营田十重要,能出现的麻烦;二是制的问题,还得靠度解决,而这个度很是好解决。

所谓田、营,是中古代社两种不的田制。在历史,其产、发展况各有同。屯自汉代生,至清时期然存在,存在的的主要为了就解决军;营田要存在唐宋时,存在的主要为了安流民、展生产、以丰国。二者都在唐同时存,并且属于国土地系,但却两种有别的土经营制。然而际上,便在后一些学的文章论著中,都常有二者通互代,成概念的模糊,甚至包《辞海》,也将者混淆,其实屯和营田不是一事。

然,在代,屯与营田两种并的土地营制度,之所以者常常易被混,是由二者之有许多似之处。具体来其相似处主要四点,经营者、设置目、设置点和经方式都类似。[注1]

屯田与田虽然上述方有相似处,然竟是两不同的地经营度,其同主要组织管系统的同。

先是在央的直机构不。屯田中央的属机构尚书省的工部。如工部尚书一,正三;侍郎人,正品下。山泽、田、工、诸司廨纸笔之事。见,尚省的工侍郎是理屯田最高级员。工之下设田部,田部设田郎中人、员郎一人、主事二、令史人、书史十二、计史人、掌四人,体负责田之事。

然而,营田在央的直机构则尚书省的户部。比如唐营田使名前常冠以支或度支名。如宗神龙,姜师累迁易刺史、御史中,为河道监察支度营使。中景龙年,韦凑太原尹节度支营田大使。穆宗,贺拔为度支运营田使。傅孟充本州蕃落及牧副使、兼度支州营田使。支度使是唐代方财政使职名称,掌军资度转输,是支度粮使的称。支营田使支度使营田使一。唐期营田使名前冠支度,明其独性较强。度支是部下属四曹之,掌管地赋税事宜。田使名冠以度,是因这一时营田使户部管

之外,田地里收获物交度支。敬宗宝元年,景节度使“元卿言,营收廪粟十万斛,请付度充军粮”。这也因为营归属户

,地方管理机也不同。

屯田中央隶工部,工部只总领机;屯田地方上有专门管理机。如大开元二五年令:“诸屯司农寺,每三顷以下,二十顷上为一;隶州诸军者五十顷一屯。置者,从尚书处分。”这是说,尚书省屯田的高管理构,之的机构别有司寺、州、镇、诸等。司寺一般理畿内田;州诸军管的是边屯田。

营田的方级管机构也营田设地点的同而不。设在畿附近一般由农少卿管。如宗时,弘机擢农少卿,主东都田苑。在州、、道的田,则由州、、道长兼管,职名见记载的营田大使、营田大使、田使、田副使、营田判、田曹军事等,如韦凑太原尹节度支营田大使。玄宗,哥舒代王忠为陇右度支度田副大使,知节事。玄立,擢隐甫汾长史,河东道度营田使,迁洛令。大初,张赏除河尹、诸营田副使。大历,张镒奏某人营田判,得殿侍御史,权知陇行营留事。开十五年,朔方五,各置曹参军员,阶俸料一已上,军家判,专知田。

上官职中营田使、营副大使、营田使、营田副使的权利稍大些。营田判是营田使的下属员,不判案,要出使理营田务,是制诸道田、保营田收供应京的主要吏。田参军事级同营判官,门执掌田事务。营田官的设置,有的以州、一为单位置,有是数州、数道合;至于中,则根据军人数而。即诸各置使人,五人已上副使一,一万已上置田副使人。

次就是层管理织也不

屯田的基层单为屯,屯的屯面积大不等,司农寺,每二至三十为一屯;隶州、、诸军每五十为一屯。每屯都有屯官,每屯主人,屯一人,屯则署及丞以之。屯、屯副,屯监、丞即为田最基的管理。这些官多由官担任,一般“勋官五以上及散官,前资边县府镇八品以文武官简堪者。”

田的基管理组,在《安三年月敦煌录事董彻牒》说:“桑麻累劝种,姓并足供。望检校营官,便月别点萦子及,城内官自巡。”这是营田的层管理在县级检校营官,在之下的级有检营田人干。他的职责要是负检校核该乡的户田地阕职官地,以人营种,劝种者课等。

再有,察巡视职官也同。屯、营田解决军及增加用方面重要作,所以,唐朝廷之很重,除设层层机进行日组织管外,还派中央的官员定期地地方巡监督。

由于畿屯田直司农寺,所以,察官一由司农和司农卿担任,在每年月,“、少卿行,治法者。屯田收者,褒之”。州、镇、诸军的田,则般由监御史分,“若道屯田铸钱,审功纠亦如之”说的便这种情。但也排除派他使职察的情,如开二十九,敕新、朝邑田,令春-宫使检校。外,在层还设过都巡碾河堰官、屯都巡使巡视屯的官职。

对于田事务,则没有设的巡官员,是在出重大问时,朝会临时专人巡。如穆时,贺志为度水运营使,为功效,报营田,帝乃主客郎白行简验,志胜其惧,遂欲自。这里客郎中行简查贺拔志田一事,即属临指派。

然而这朝廷能正常行使职权的况下,际在黄之乱后,朝廷行使职权的围小了多。譬李曜这河中节使下,田、营的收入,已经完不向朝上缴,廷自然不会免派人帮来管理,因此那中基层官吏虽仍在,事实上经并不朝廷述,而是接对节使府负。换句说,这屯田、田,都河中节使府“负盈亏”。

对这种况的处态度很单:国财政补。换句说就是工商业利润来贴农业产。但目前有个问题:一是工业方面阶段投很大,收益暂还拿不;二是贴的方,是直补贴钱,还是以税来变补贴。

李曜于道:“走的不强抓了,将剩下田地重分配,在剩下少户,分多少,按户均分配。”

义微微怔:“不会多些?现逃掉的莫占了额两成,这样一……”

李曜摆道:“妨。”

张居翰皱眉道:“人手而田地广,若是们种不这么多,怎么?”

曜道:“改变征办法,低税率,而后多来的粮,全归们自己,节帅府再额外收。”

张居翰人吃了惊,张翰道:“节帅这法,于固然有,但这下来,府所得食只怕够啊。”

李曜:“无,几大利工程工之后,河中的利建设便不比以,似去大旱那的凶年,我河中就不至颗粒无。另外,农业司在研究种改进的农具,一旦成,对于省人力源,也有帮助。至于府所得食会不不足,前农业方面也做过核,认为们河中在缺的是人口,而是耕,只要开发一梯田,一些不合种粮土地上植一些他作物,粮食本并不短。事实,某如更关注是粮食转运调,军府旦作战,粮食在运调拨的损耗在太大。”

曜最后句话是代社会一个实:光有食不够,运输才这个时的大问

认为,品构成其流转离,是量古代同历史期商品换水平两个重尺度。品构成果包括多的生资料和常生活需品在,而且地区间流转距加大,疑标志商品交规模的大和商经济水的提高。其中,食的长贩运格关键。马迁在《史记·殖列传》中引用代谚语:“百不贩樵,千里不籴。”明汉代已经认到粮食途贩运距离与商业利之间有定的数制约关

搞供销身,当他所在那家大国有企的货物输也权其手,甚至还进修过段时间,其中有名教授课时就古到今分析过品运输。那位教指出,晋南北时期粮长途贩现象比代增多,并以此为当时品经济达的一表现。惜那节毕竟是向现代,那位教也只是口说了下古代情况,所论未注意区粮食长贩运的运距离陆运距的不同,有欠深。其实,沈约在《宋书》曾经指:“千为货,难于怀;万斛市,未于越乡。”可见朝时粮作为比笨重的品,要行大量交易已易事,要从陆进行长贩运,难度更。这是来李曜闲暇之所了解的。

于汉唐大批粮的长途输,往以水运主。然,粮食作为商进入市,要最实现销,陆路输又不或缺。为河川竟有限,无法四八达。使是水到商品散地,须靠陆才能散到星罗布的城粮食市。所以,中国古两地间粮食陆贩运距的远近,关系到当时粮流通范乃至对时商品济水平估计。曜到唐之后,多久就始负责运事宜,因此对其中的耗颇为惊,现人习惯现代化运输手,再回看古代粮食运损耗,外地震,他曾就唐代食陆路途贩运距离试量化研,时或及水运离,后事务繁,便将件事交了陆运和水运,由他去做计,还真出了结。不过司的计是根据《九章算》的算算出来,而那表述方李曜十的不习,因此私下仍将其改成了后所学的样,用文字母代替,后将之算了一

制约唐粮食陆贩运距的经济素,可为粮食售价(P)和粮经营成(C)方面。粮食经成本包粮食收价(C)、运输用(tf)、商(t)、途中货寄存费(sf)等各项。其中运费用一,唐人为“脚”。李查阅《记·货列传》,发现汉商业利平均为本的20%,而人也有人追逐二之利说法。自己的算即取一个参。因此,商人长贩运粮时,其望的销价与经成本的系用公可表示

P=C+0.2C=C+tf+sf+0.2C

在正常况下,人长途运粮食经营成要多少?

首先,关于脚。其中包含照所雇车驴等的手雇直、车损、料、食宿等各种用在内。《大唐典·度》对天舟车水运输的直有明规定:

“凡天舟车,陆载运,皆具为直。轻贵贱,易险涩为之制。河南、北、河、关内四道诸,运租杂物等,每驮百斤一里一百。山阪一百二文。车一千斤百文。河及缺河并从州运至州,(十斤)水十六,下六。余水十五文,下五文。从澧、等州至州四文。其山孤难驴少,不得一百五文。平处不得八十文。其有人处,两分一驮。其用小处,并向播、等州及海,各本州量”。

据李曜在的了,至少前北运,实际是斗300里50,也就每千米约6.25斤,北运斛费用高《大唐典》所车载脚两倍多。

如果朝廷方,官方直依然《大唐典》规执行。如德宗,从淮转运诸米至东桥,每船脚约钱200文。若斗米折6.25计算,淮南至渭桥的路里程2500余里,若以《唐六典》规定的运脚直算,其费约为230余。可见,《大唐典》诸定至少德宗朝本上仍沿用,且直到成年间,仍是如。开成年(839年)月七日,圆仁由净寺至城,官出面为雇驴,20里路驴功20文,即斤百里文。

而各地间脚直官价差就很大。开成年四月日,心寺寺主圆仁雇三头,之发去,驴一头里,功五十文,三头计五十文。折算成斤百里250文。高出官脚价150文。过据西开拓商的一批械监商回来说,在敦煌,驴驼的直却比低廉。个李曜是理解,去年,康乡百冯文达差入京,雇八岁父驼1,雇价绢5疋。敦煌距师3650里,定驼日70里,仅路途返便需104天,若按日3尺的定雇直算,雇绢为312尺,约8匹。高出实雇价23匹。实际雇价未含料价,驼日给菽为准,往返所驼料为10.4。敦煌1匹,价22。从敦至京师雇驼价5.56.5绢,低官定脚。这种别,李为图方便,当然可能算那么清,便偷以价格算适中官定脚作为民脚直的数。

次,关商税。唐前期期未开全国性商税。天宝年,始开市肆之,即《会要·府寺》载的“陌钱每二十文。”征收商品交税为五税一。后期,税法规的商税三十税。李曜比后世经济情之后一认为,农税应降低,商税还提高。

再次,于途中货物寄费用。途贩运超过一的行程,商人必宿店停,就发货物寄费用,代称为直。但有较大部分是费的,以李曜计算时未计入营成本。

最后,是粮食购价。个东西涨跌幅差距最的(无注:本初期就提及)。而李曜约记得世全汉的《唐物价的动》一把唐代价变动为七个段,即初物价上涨,宗高宗物价的落,武前后物的上涨,开元天间的物下落,史之乱价的上,两税实行后价的下和唐末上涨。于安史乱,唐两个时受战乱响,粮之高过异常,符合一价格变规律,他在计时不予及,只用比较常的太高宗时、开元宝时期、两税法行后这个阶段粮价,为参数。按说他该选唐时期,他算这东西的的是弄损耗比,以及可获得的润比,他现在处的这时代,涨时落,以他的学能力,是没法算的,能作罢。

于是,他假设代粮食路长途运的距为X,运距离Y,即利用两粮价高之差,虑商人一般经成本和均商业润,从估算出X与Y的值。

一“题”,贞观五年,每斗值钱;贞十六年(642),米值5钱,尤贱处,计斗值3钱。因米约重6.25,百斗重625斤。假贩运百米,以定脚直准,则车载脚约为百每里6,水路沿流约为3.75、3.13和2.5文;在地粮价仅为3时,求路粮食运距离X的计算为:

5×100:2×100+6X+(2×100+6X)×2/10

X≈36里;

水路运最远离Y可

5×100=2×100+2.5Y+(2×100+2.5Y)×2/10,y≈87里。在粮价差3文情况下,要保证所赢利,粮食水贩运的长距离不过百。其中,购买粮成本占40%,路运输用约占43.2%,水路输费用占21.9%。

第二“”,高永淳元(682年),中饥馑,米斗300。五乙卯,中先水,后旱,米斗400。按上述法计算,假定它仍丰收,粮价为米5文,在两地价差为295文况下,食陆路运距离X可达:

300×100=5×100+6X+(5×100+6X)×2/10;X≈3333

里贩运以实现。然而实情况并如此。实上,载“上关中饥,米斗百,将东都。”采取的就食政,以人流动取粮食流。之所如此,因为关地狭,粮不足供应,从外地粮至京本又太,朝廷百姓都能承受。故《新书·食一》后写道:“其凶荒有社仓结,不则徙民食诸州。”

“题”,开元六、七年,斗3钱。开元九,于阗斗别15文,折斗26。在粮之差为23文时,能否实粮食由中或中向西域流通?算结果不能。为在粮差仅为23文时,粮食陆贩运最距离X

26×100=3×100+6X+(3×100+6X)×2/10;X≈310。而于距安西护府治西州就2000里之遥。

第四“题”,元十三后天下贵物,京米斗至20。开元十五年,米斗之钱13,青齐问才3钱。取青齐价斗3,两京价斗20文计算,青齐与京问能实现千贩运?州至东1244里,青距东都1607。齐、两州距安更远。若陆运载由齐贩粮至都,米斗的经成本是:

C=3×100+6×1244=7764文,即斗约78文。高东都粮58文。也就是,在青与两京粮价差为17时,商非但无可图,会赔本,故两地的粮食里贩运可能实

“题”,天宝四(公元745年)沙州和粮价,中粟斗27文、32文;敦煌(沙州)“五谷时”,其粟一斗钱叁拾文。按价斗40文,米70文比例折,沙州价为47文、56文和60文。假某地粮为开元十五年米斗13文,取州最高价米斗60文计,其粮陆运车的最远离X为:

60×100=13×100+6X+60×100×1/50+(13×100+6X)×2/10

X≈600里。其购买粮成本占成本的22%,费约占成本的60%。

第六“”,德时期,辅之地,年谷屡,谷价斗40余,米约斗70以下;淮南诸,米每当钱一五十文。若陆运载,斗150的价格,求百斗的最远运距离X的计算为:

150×100=70×100+6X+150×100×1/30+(70×100+6X)×2/10

X≈875里

州到长的陆路离最近也有2753里遥。若运,从安至扬2500余里的斗粮食营成本

C=70×100+(700×3.75+300×3.13+1520×3.13)+150×100×1/30=14321.6文

见,无水运、运,在安与扬间粮价为80时,不实现两间粮食距离流

“题”,若两地粮价差150时,能实现陆千里贩?答案是否定。元和年(806年),江淮大,宣州米价200。假它处丰,斗米50文,卖出千200的高价,其陆运载的最距离X

200×100=50×100+6X+200×100×1/30+(50×100+6X)×2/10

X≈1851里;若运其距可达5000里,这是指沿流而时。在辑上销价为斗200时,粮陆运距可超过里,可际上并能实现。事实正李翱所,当宣米价斗200,商人“舟米以者相望”,并无运车载到来。为水运用远比运费用廉,获更多。

第八“”,开五年(840年),登州莱县粟1斗30文;莱城外西置市,米1斗50文;海县米1斗60;青州米1斗80文;城县粟1斗45文。登、莱、青、齐4州近处海,限于代海运分困难,危险万,又远运河,此,4间的交只能依陆路。地间陆里程分是:蓬县至莱城235里,莱城至北县205里,北县至青125,青州至属城330,蓬莱至青州540里。

若当从登州莱县贩100至235里外的州城出,其陆车载的营成本:

C=30×100+235×6+50×100×1/30=4577文,即斗46。若获利十分二,所每斗米销售价少需要到54。而莱米价是斗50。虽获稍少,地间的食贩运是可以现的。中,粮购买成约占总本的66%,运约占31%。

当时从州城向200余外的北县贩粮100斗,其经营本是:

C=50×100+205×6+60×100×1/30=6430,即米64文。若获纯十分之,其异销售价少应在斗76.8文以。而北县米价斗为60文,故如此低的价格平上,地问实粮食贩的可能很小。中,购粮食成在经营本中比约为78%,运约为19%。

当时从海县贩至125里外的州出售,米斗所经营成为:

C=60×100+125×6+80×100×1/30=7017文,即斗70文。以利十分二为准,青州米至少应每斗84文。青实际米为斗别80文。获利稍的情况,两地的粮食运可以现。其,购粮本占经本的86%,运约占11%。

当时从莱县贩至540里外的州,百所需经成本C=30×100+540×6+80×100×1/30=6507文,斗65。其中,购粮成约占经总成本46%,运费约50%。若获取分之二纯利,青州至要以斗78文价格销。而青米价实是斗80文,故地间的食贩运全有利图。在价格水上,粮贩运距还可扩:80×100+6X+80×100×1/30+(30×100+6X+80×100×1/30)×2/10

X≈581里。

若当时禹城县米至330里外青州,斗的经成本C=45×100+330×6+80×100×1/30=6847文,每斗68文。其,购粮本占经成本的66%,费约占29%。取利十之二,青州至要以每82文价格出。而青实际粮是每斗80文,利虽少,两地间粮食贩可以进

计算结是惊人——至足以震李曜这“后人”。

一代,食陆路途贩运未超越代“百不贩樵,千里不籴”的平。就掌握的料计算,正常年、正常价水平,粮食路贩运最远距一般不过600里。在个范围内,粮差每增10文,陆运里随之延100左右。殊情况,如某因灾荒价较高,它处仍丰收,陆路贩距离可超出800里。而,若虑其他本因素及斗米实际重远在6.25斤上,陆长途贩距离还缩短。实他所计算,未把粮陆路贩中的其各项费计在经成本之,如邸、食宿、给牙的费用、过税等。若加上些支出,经营成势必还增加,之而来是陆路运距离缩短。

通过这计算,曜知道代粮食运的经成本直决定粮陆路贩的距离。其中,两地相不到500里,粮成本其约占成本的半以上起主要用;超500,则因输成本总成本一半,输成本代购粮本的地起主要约作用。可见,要使粮陆路贩距离延,除提买卖两之间粮差外,重要的措应当改善陆条件,低运费,进而降经营成。这在国古代许多地往往难实现,李曜觉非常有要在这面投入力物力力去弄。

其实才他得的结论可作一证。由粮食的路调运官私运费用的约有客的距离制,为备荒救,所以廷在很程度上能依赖场调配能,而设法就建立仓(包括仓和常仓),地赈贷。若仓贮足,往采取任民逐食乡的办

观初年,因国无积,加自京师河东、南、陇,饥馑甚,一绢才得斗米。姓虽东西逐食,不自安。贞观三,关中孰咸自乡。总三年,下40州旱及虫,百饥乏,令任往州逐食。永淳元,以年,关内府兵,于邓、等州就。不仅姓就食,高宗自亦常率官住东就粮,宗也曾幸东都,以就贮。而且食地区广阔,朝甚至允河南、北百姓淮南、南逐食。安史之后,因中米贵,衣冠士,颇亦城。山剑南,路相望,村坊市,与蜀杂居。知合斗,皆求蜀人。都是人动代替流协的法。

使物流,其流范围亦有限。贞观七,山东、河南13州大水,朝廷遣使赈恤。宗永徽年诏,遭虫水有贫乏,得以、义仓贷。开二十一,京师,诏出仓米200万石给。到后期,廷在京屡出太米贱粜,在河南出含嘉米出粜,在其它区如郑、滑、定、越等州中以当义仓斛赈给。之,在代,即使是凶荒景各价高,由陆路运成本太,粮食通范围未见扩,朝廷粮流通仅限于州郡、镇范围。灾歉际,长流动的是人而物。换之,超千里的食长途运只在流而下水路和廷不计本的水结合的运才可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东唐再续相关推荐:

东唐再续TXT下载百度网盘

 

东唐再续 聚合中文网

 

东唐再续百度百科

 

东唐再续小说免费

 

东唐再续百度网盘

 

东唐再叙

 

东唐再续 纵横中文网

 

东唐再续 五代十国

 

东唐再续笔趣阁

 

东唐集团

 

东唐拍了哪些影视作品

 

东唐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东唐再续txt八零

 

东唐再续txt

 

东唐再续下载

 

东唐再续 小说

 

东唐再续全文免费阅读

 

东唐再续云无风

 

东唐再续txt下载

 

东唐再续在线阅读最新章节

 

东唐再续全本在线免费阅读

 

东唐再续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东唐再续小说免费全文阅读

 

东唐再续全文在线阅读

 

东唐再续这本书怎么样

 

东唐再续小说

 

东唐再续小说全文阅读

 

东唐再续

 

东唐再续全集

 

东唐cp

 

东唐贴吧

 

东唐lofter

 

东唐 西唐

 

东唐什么意思

 

东唐是真的

 

《东唐再续》

 

东唐再续主角的父亲结局怎么样

 

东唐再续 云无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