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听到李景行言语中的招募之意,未置可否,而是岔开了话题,待酒过三巡之后杨云便向众人告别,回客房放置行礼并洗漱之后,杨云换了一身干净的藏青色衣裤,腰上别着墨绿色丝帛鞶带,脚踩登云靴,从行囊中拿出一个沉甸甸的小包裹,又将今天半路捡到的白玉酒杯放了进去,拎起包裹便出门而去。
杨云刚到楼梯口便看见沐萍一个人默默的上楼,似乎在想什么心事,直到鼻尖快碰到杨云的胸口才回过神来。沐萍心情复杂的看着杨云,好几次欲言又止,脸上还带着一点微醺的红晕。杨云看到沐萍的神情有些微妙,还以为是在为拜帖的比试担心,却没想到沐萍怯生生的问到:“师兄,你有一天也会离开武馆吗?”杨云愣了一下,随即洒脱的笑了起来:“哈哈哈哈,你这个丫头在想些什么呢!放心,太湖帮请不动我,我想要的他们给不了。”看着沐萍有些担忧的眼神,杨云又说道:“别想太多了,晚上早点休息,比试的事情不必担心,尽力即可,不必在意一时的得失,你要记住你终归会超过周围的这些人,只不过是这一次还是下一次而已。”说罢杨云便扬长而去,而沐萍则留在原地低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杨云出客栈后径直往北边来到了一家名为“大通”的钱庄,大通钱庄是朝廷官办的四大钱庄之一,总部位于京都,也是民间普遍认可度最高的钱庄。由于已经快到亥时,所以钱庄里几乎没有什么客人,柜台的记账先生看到杨云后立刻笑呵呵的迎了上去,杨云把拎着的小包往柜台上一扔,打开一看竟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待先生清点之后说到:“杨爷,不多不少正好一千两,还是按老规矩给您换成十张一百两的银票,您收好喽。”杨云收起银票,出门后脸上难得的浮现了一丝笑容,要知道正常的武师一年的收入大概也只有五十两白银,而衙门里的官差每年也只有一百两的俸禄。而杨云这几年手上差不多已经攒了一万两左右的银票,这已经是相当不菲的一笔收入了。
从钱庄出来后,杨云轻车熟路的来到了尹山湖边,虽然已经过了亥时,但尹山湖边仍是灯火通明,到处都是寻花问柳的男子,毕竟苏州最有名的青楼“水云间”就位于此处,其独特之处在于水云间坐落于尹山湖的码头边,瓦舍之内仅供宾客品茗论道,全然没有风尘之气。若宾客欲与女子寻欢,则会有打着红灯笼的花船前来接宾客登船游湖,名为游览实为共度良宵。而杨云刚到水云间就见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哈哈哈,杨兄弟,我就猜到肯定在这里能碰到你,又来找你的柳姑娘呀?”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白天与杨云一起押镖的漕帮徐福。
杨云看到徐福乐了起来,笑骂道“真是服了,你是在我身边安插了眼线吗,怎么到哪都能遇到你。”
徐福倒也不介意,上来就勾住杨云的肩膀,给他使了个眼色:“诶,看那边,有你一个熟人,要不要去打个招呼啊?”
杨云顺着徐福的眼神,看到旁边也有一帮人在等花船靠岸,其中有一位正是一周前向师傅递了辞呈的师弟戚沐风,看这帮人身上的穿着打扮应该也是申城其他武馆的弟子。杨云对戚师弟还是有些好感的,原本戚沐风是师傅名下沐字辈弟子中最杰出的一位,性格稳重谨慎,练武也是颇为勤奋刻苦,本来是作为六馆的代表参加本次的拜帖比试,没想到突然间就递了辞呈离开了武馆,杨云也有私下找戚沐风谈过,但也没能改变他的决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