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飞距离达到预期值,准备进入巡航测试。“楚中天说道。
“收到,开始拉升,高度达到10000后,开始进入高超音速巡航测试。“古奕驾驶雷鸟直冲云霄,因为是测试,所以古奕没有放飞自我,严格按照测试标准进行驾驶。
“开始。“李炜棋说道。
“收到。“古奕开大阀值,身后的发动机越来越响。一瞬间就突破了音障,并把音障远远甩在身后。
“当前航速7马赫,各机体部分压力达到预期标准,继续加速。“李炜棋说道。
“收到。“
古奕再次加大节流阀,隐藏在机头两侧的电推进发动机也进入到工作状态,发出三圈淡蓝色的光芒。因为驾驶舱并没有设在机头,而是隐藏在机体内,所以驾驶舱内壁是完全由屏幕打造的360度影像系统。屏幕上还能显示各项机体数据,跟现在用的模拟器很相似。这样设置的弊端就是,没有逃生系统,战机会变成驾驶员的“移动棺材“。
“当前航速10.7马赫,已到达机翼极限,申请收回机翼。“古奕发现再怎么推动节流阀,速度都没有继续上升。
“同意。“楚中天说道。
古奕将四只机翼向内侧折叠,只留下四只很小的机翼,与前面的鸭翼相对应,显得很有科技感。折叠的机翼不可能完全回收进机身内部,所以这四个机翼的作用就是,用来分散机翼折叠后的扰动气流。
折叠完毕后,航速迅速攀升,转眼间就来到13马赫。超过14马赫后,虽然加速变慢,但还是一点一点的上升。
“高超音速巡航测试结束,最高航速14.8马赫,刷新空天战斗机大气内最高航速记录。“李炜棋说道。
“喔!“楚中天从椅子上弹起,在地上反复横跳,就连死人脸的赵君肃,脸上也带着些笑容。
(注:因为空速太难理解了,所以我只用音速来表示速度,毕竟我不是专业的,读者们大多也都不是专业的。)
“楚中天,行了,准备开始机动测试吧。“赵君肃说道。
“好的,开始进行机动测试。大哥,你可以随意做一些机动。“楚中天重新入座,对着话筒说道。
“收到,我随意发挥了。“古奕做了个筋斗,向着星球自转方向飞行。
在测试过程中,古奕不断的做着各种机动,钟式、大锤、殷麦曼、分离S、眼镜蛇,而且古奕还在不断缩小动作距离,寻找“雷鸟“的极限,看的二位研究员眼花缭乱。当然,这些机动都是在4马赫以下进行的,再快就“爆机“了。
“雷鸟“的座舱选择了和“雨燕“相同型号的抗荷座舱,最大能减少所有方向10G的过载。即使是这样,刚才古奕做的动作,表显最大过载也已经到19.4G。这说明古奕硬生生抗住了9.4G过载,身体还没有任何问题。幸亏用的模拟器是联邦目前最高规格的,要不然今天的测试,还要赔一台模拟器的钱。w.nsh.c
郭达达看向赵君肃,满脸的难以置信:“这位爷是人吗?这才多大年纪?太畜生了吧?“
“18,是人。“赵君肃说道。
“牛B。“郭达达竖起大拇指,无话可说。
“大哥,准备突破大气层吧。“楚中天今天终于见识到古奕的技术,这声大哥是发自肺腑叫出来的。
“老林,推进剂快没了。“古奕说道。
“我给你加点。“楚中天直接在操作台上,把“雷鸟“的推进剂储存罐加满。
“模拟器就是方便啊。“古奕感叹道。
起初在测试机动的时候,古奕就将航向调整到自转方向,这样脱离大气层能够更节省燃料。
座舱里不断传来细小的震动,大部分的震动都被抗荷系统过滤掉,只有一小部分传进来。古奕握着操纵杆的手有些出汗,他也是第一次在模拟器上突破大气层,心里难免有点紧张。但脱离大气层的过程好像很平静,并没有古奕想的那么“可怕“。
离开近地轨道后,发动机输出比值发生变化。由两个“后发“推着战机前进,变成两个“前发“拉动战机前进。
古奕握紧操纵杆,真正的“重头戏“要来了。
“准备解除''前发“活动限制,开始测试''四发''机动性。“楚中天说道。
前些日子,古奕又给楚中天新的建议,就是把传统机身蒙皮,换成鳞片式的蒙皮。但经过楚中天的计算,如果整个机身全用这种形式,就会大大降低稳定性,所以只把两个“前发“的整流罩换成鳞片式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