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8月27日下午两点左右,柳清波乘坐的汽车开进了学校大院。
学校座落在西安与咸阳之间的三桥镇,正在阿房宫磁石门遗址之上,占地三百亩。
这是一座直属总部的中级军事学院,正军级。学校领导少将7名,大校如云,设有政治、军事、后勤、通信光电、消防工程等数十个专业,可以授予博士、硕士、学士三种学位。在校学生近1800人,教职工1200余人。柳清波所在的系是4系,他被分配到七队2班,主攻后勤专业。
宿舍和床铺都是定位好的,贴有标签。柳清波对号入座,放下背包,整理内务,忙活起来。他是班长第一个报到的,顾不上旅途的疲劳,又是拖地,又是擦玻璃,直至傍晚,没有停过。他知道,此时他已不是排长,他是普通的学员,至少未来两年,什么活儿都要自己干啦。
他很习惯,无怨无悔。
“柳清波,上海来的”,学员队政委刘全孝,正在门外跟他说话打招呼呢:“那可是大城市啊”
政委个头不高,中校军衔,陕西当地人,做过院长秘书,当过宣传处干事,写得一手好字,行、草、隶、篆,样样精通。显然,是个文化。说话声音不高不低,颇有穿透力:“我是政委,咱们认识一下吧”。说着,把手递了过来。
“谢谢政委”,柳清波急忙上前,单手敬礼,双手抓住,握了几下。松开。
“柳清波眉清目秀的,在部队是干什么的呀?”
“报告政委,我是汽车排长”
“噢,汽车兵,当过首长驾驶员吧”,政委就是政委,经多历广,一眼看穿。
“是的是的,不过那是几年前了”。柳清波浑身都是谦虚,惹得政委笑了起来。显然,政委是喜欢和他交流的。
“这儿没有车开,咱们以后的任务,就是学习,好好干”。政委的话如同夏日之风,不断地吹到柳清波的心坎里。
“谢谢政委”,其实这会儿,柳清波真的不知道政委刘全孝的名字,包括队长张乘以。如果知道,自然会说:谢刘政委!因为,在这样的学院里,学员队就是正团级,队长政委多如云集。
一个学员队学员不过50人,就像是清华、复旦的一个班。
“走,吃饭去”,刘政委吆喝着,从七楼东头走到西头,当日报到的也就七八个了,多半是西藏、新疆、黑龙江等较远地区的。他们一同下楼,往食堂走去。
后勤系食堂大若影院,每个队划定了就餐区域。七队区域靠着东窗,甚是方便。
“明天发饭票,今天这顿饭,我请你们了”,刘政委的豪爽,很接地气。同志们都不好意思,纷纷表示感谢。
“随便叫菜,别愣着”,刘政委招呼大家,并分别坐在了一起。长长的横条桌,每条足以坐30人。
墙上贴着标语:不要喧哗、讲究卫生、勤俭节约等。
“今晚无事,大家自由活动”,刘政委示意,可以各自离开了。于是,各自散去。
柳清波这才意识到,他,已经到了西安。
都六点多了,此时的西安,还是白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