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埃萨和卡莱思的住所出发,沿着反抗河乘船向北,不出半天便可到达蜻蜓镇。
作为七十三年前联邦反抗军的发源地,蜻蜓镇在凤凰联邦中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它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拥有一套完整的城市体系。
蜻蜓镇是联邦西南部的交通要地,名义上是威斯切拉家族的领地。但像其他所有联邦内的城镇一样,蜻蜓镇由居民自治管理。
整个城镇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东部是居民的住所和主要活动区域,拥有东、北两座城门和南部的码头可以供人出入。
东门是正门,可以通向联邦首都夏泉城、联邦与枫鹿公国交界区域的边境城以及那塔拉家族的封地秋叶城;北门可以通向那隆森林和威斯切拉家族的封地望风堡;而南部码头所在的反抗河则通向联邦南部的黯月湿地。
城镇西部是一个小岛,将反抗河一分为二,在岛的北部又汇集在一起。小岛的海拔略高,在南和北各有两个峰顶,被称为祈福山。南部峰顶坐落着全镇唯一的天神修道院,旁边是效忠于威斯切拉家族的福尔曼家族历代相传的祈福堡。北部峰顶则坐落着蜻蜓镇大学,这也是埃卡伊大陆上唯一一所建在镇上的大学。
在上山的道路两旁,零散分布着一些看起来比较豪华的民居。住在这里的人大都是些想要结识权贵的富商。
祈福山和城镇东部的唯一通路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石桥,在七十三年前和反抗河一起被改了名,改叫誓约桥,以纪念反抗军最初在此立下的誓约。
同样被改了名字的还有誓约桥东侧的广场,它现在叫平等广场。
每个凤凰联邦的城镇都有一个平等广场,但这其实并不是凤凰联邦有意为之,而是联邦的前身菲茨坦王国的遗产。
在菲茨坦王国建国之初,为了给自己歌功颂德,巩固王权,菲茨坦家族下令,在境内的每个城镇内都要修建一个广场,命名为菲茨坦广场。
当菲茨坦王国被反抗军推翻后,全部的菲茨坦广场就都变成了平等广场。
蜻蜓镇的平等广场东侧是和广场面积相同的露天市集。以前埃萨和卡莱思就会不时地到这里摆摊。
广场和市集南边的十字路口是蜻蜓镇东部的地理正中心,也是蜻蜓镇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市政厅、商会、中央市场和浴火旅店分别坐落在路口的四个把角。
广场西侧沿河岸向南的区域是镇上最热闹的地方,遍布着饭店和酒馆。从当地特色的饮食到大陆各国的美酒佳肴应有尽有。
尤其是在这样的深秋,正是各种食材收获的时节。各个饭店和酒馆都派伙计在街上卖力地招揽着生意,五花八门的展板冲击着路人们的视线。
埃萨他们到达蜻蜓镇的时间刚好接近正午。一行四人刚刚登上码头,便立刻有几个伙计上前揽客。
“本店有这周新到的蜜制枫鹿火腿,各位要不要尝尝?”
“客人要不试试我们今天新钓的反抗河虹鳟鱼?这可是只在现在这个季节才能吃到的美味啊。”
“各位想不想吃牡蛎和扇贝?是本店今天用快马刚从望风堡海边运过来的,保证新鲜!”
内维尔被这些从未听说过的食材搞得晕头转向,托雅也被琳琅满目招牌不停吸引着目光。埃萨和卡莱思不为所动,径直向一家饭馆走去。
四个人经过半天的休整,已经基本恢复如初。在出发前,他们又回了趟住所。埃萨和卡莱思找了些干净的衣服让衣不蔽体的内维尔和一身肃月黑袍的托雅换上。另外,两个人费了半天口舌,才让内维尔同意把脸上的黑白涂鸦洗掉。
内维尔露出了本来的面目,白净的皮肤稍显稚气,但无法掩盖眉眼间的一股英气。尤其是那两道剑眉,巧妙地中和了他那双明亮而温柔的大眼睛。这张英俊的少年脸庞配上一身凸显肌肉的皮衣,连托雅都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而当托雅换上了卡莱思为她准备的衣服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内维尔直接看呆了。
紧身的马裤和长筒的马靴勾勒出托雅紧实的腿部线条。浅色碎花布衬衣的外面套了一件暖褐色的皮马甲,和她的肤色相得益彰,碎花布衣领中和了她脸上原本的冷峻。袖口处扎了起来,不会妨碍到她手部的动作。最后,她又在外面套了一件灰色的披风,在披风的袖口里安装好了袖剑。
卡莱思和埃萨相比之下则穿着更加朴实,都是一身粗布麻衣。只是卡莱思特意套上的压箱底的秘制锁甲、腰间镶有宝石的剑鞘和埃萨那件质地精良的鹿皮披风依然吸引着别人的目光。
托雅渐渐注意到了路人投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她压低声音对卡莱思说:“人们好像都在看我们。”
卡莱思笑了笑说:“放轻松,他们只是没怎么见过你这么好看的人罢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