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难来时心莫慌,与君分别有离伤。
盒中遗物新如故,此心可鉴勇无双。
这几天我的身心一直都处在一种痛苦的感受之中,面对师父的圆寂,普通人的困苦生活和人们对生命过程的无可奈何,使我昨天晚上通过一宿的打坐,对人生真谛有了更新的领悟,从这种痛苦中反而使我明白了很多事情,功力居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次获得了提升,这也是我始料未及的。
早上吃过饭后,便习惯性的向诊室那里赶去,今天上午我只能在诊室半天的时间,因为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午要回家里和家人一起过元宵节。
上午诊室这里并没有多少病人来看病,可能是因为今天过节的缘故吧,曹老师和吴大夫今天的情绪都不是很高涨,也有可能是昨天李友田他们家里的事情,对他们二人心情的影响有点大吧,他们都只是在默默的诊治着自己的病人。
当诊室里面最后一位看诊的病人走出去的时候,率先打破这种压抑气氛的是吴大夫,就听吴大夫向我们说道:“老曹,小泫,今天是元宵节,不知道你们听没听说过今天要‘走百病’?”听吴大夫说起这个,我们纷纷放下了手头的事情,成功分散了曹老师的注意力,对这个问题也来了兴趣,我以前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什么元宵节“走百病”的说法,因此也竖起耳朵听着。
曹老师笑着说道:“老吴,那你说说这元宵节为什么叫‘走百病’呢?”
于是,我们就听吴大夫向我们娓娓道来这个“走百病”到底是什么,原来,传说中“年”是一种会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怪兽,年过好了则灾难自消,好运随之而来。人们千方百计地祈福新年,以期讨个好彩头、逢凶化吉。于是,与之相应的文化习俗就应运而生了,在这当中,防病祛疾、祈求健康则成为头等大事。
自古民间盛行元宵节前后“走百病”“走百病”亦称走桥、游百病、遛百病、散百病等,指的是成年妇女在元宵节之夜成群结队出游,祈求祛除百病、延年益寿、生活安康的文化习俗。
过去,“走百病”最初有着特定的群体,皆为清一色的成年妇女。平日里深居简出的妇女们,一旦有了一个“名正言顺”的自由出行、放飞身心的时机,是绝对不会轻易错过这个吉日良辰的。
“走百病”大体上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性线路及地标聚集点,即“桥”与“城墙”。人们见桥梁必过,遇城墙则登。
吴大夫接着说到了,中医认为,春乃生发之时,是恢复身体元气的最佳时机。户外健步走作为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对于放飞身心、养情益智、通畅经络、舒展筋骨和增强新陈代谢是大有裨益的。
当吴大夫说完这些,我这才终于了解了这个“走百病”是怎么回事,它不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也是一种绵延不断的文化情怀,我也再次被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折服。
通过吴大夫说起这个“走百病”,曹老师和吴大夫的话匣子好像一下就打开了,大家逐渐从那种压抑的氛围里面解脱了出来,诊室再一次充满了欢笑之声。
我下午没有再去诊室那里,因为中午在家,我接到了浩海的电话,他下午就会提前过来接我去他爷爷那里,原因是他的爷爷自从身体恢复以后,就想向我当面表示感谢,这段时间大家也一直在忙,所以,今天才有时间,当得知是这个原因,我欣然同意,并告诉浩海,下午可以早点过来。
下午两点多钟,浩海开车准时出现在了我家楼下,当我下楼的时候发现,他今天开的是一辆崭新的越野车,看上去很是拉风。
当我坐上车的时,发现在后座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浩海现在正处的对象,海天集团董事长的千金范明月,我们彼此打了声招呼后,浩海就一脚油门驶离了我们小区。
从我上车开始,浩海这一路上嘴都没有闲着,向我诉说着这段时间他所经历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范明月时不时的在后排座位上发出开心的笑声,这一路上大家聊得都很是开心。
很快,浩海的车行驶进了范老爷子家门前,当浩海的车刚一停稳,早就有人进去通知孙老爷子了。我们进入院子,已经有保安将我们引入了后院的凉亭处,距离老远就看见孙老爷子正坐在凉亭里面悠闲的喝着茶水,他看见我们走过来,由其是看到浩海身边我的时候,马上站起了身,从凉亭里面迎了出来。
孙老爷子中气十足的大笑着,说道:“哈哈,小泫你果然来啦!快快过来,太长时间没见到你了,咱们爷俩好好在一起叙叙旧,快进来坐!”我马上向老爷子那里迎了过去,看到孙老爷子现在的身体恢复情况,说明大家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我们四个人在凉亭里面坐下,我发现这个浩海马上变身成了一名乖宝宝的样子,在孙老爷子的面前看起来很是温顺,完全就是判若两人,不过,我也为浩海他们祖孙两人的这种和谐感到欣慰和高兴,这也从侧面说明浩海这人还是挺孝顺的。
看我们几个都坐好后,孙老爷子就开口说道:“小泫,上次你救我的整个过程,家里面的人已经都跟我说过了,真是太谢谢你了,如果没有你我可能就已经不在人世了,我要当面谢谢你的救命之恩。”“老爷子,我可不敢当,里面有一大部分的功劳是浩海的,如果没有他替您承担一部分的因果,我还真救不了您啊。”我如实的说着。
孙老爷子说道:“早就听浩海这孩子,不止一次的跟我提到过,你不但中医医术了得,而且,还有一些特殊的才能,能够知道过去未来的一些事情,所以,我想今天借这个机会,跟你打听一件事情。”
我听到这,放下了手里面的茶杯,看了一眼身旁的浩海,心想:准是那次在饭店发生过的事情,被这小子又添油加醋的告诉了老爷子了,以后得叮嘱他不要再乱讲了,有些事情是不能随便说的,会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我向孙老爷子解释,说道:“哦?老爷子,别听浩海他瞎说,我哪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是对中医比较了解罢了,中医里面有一些识人辨人之术,多少与五行八卦沾点边,所以,可以推演出一些事情罢了,也仅此而已,老爷子您要问什么事情啊?只要小子我能办到的,我一定尽心尽力去办。”孙老爷子听我这样一解释,也是点头,其实我说的也是事实,中国的中医可是国粹,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积累,里面的内容可不是现代医学可以理解的,里面的内容当真是博大精深。
孙老爷子看我答应了下来,起身将自己的座椅向我这边挪了挪,清清了嗓子。孙老爷子开始向我们说出了一件事情,那是一段尘封了几十年的历史往事,孙老爷子从来没有跟第二个人提起过,今天却破例向我们说了出来。
就听孙老爷子,用一种希冀的眼神看向我,说道:“是这样的,我就是想请小泫,你替我算一算一件东西在哪里,因为它已经遗失了,那东西对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必须找到它才行。”当我问是什么东西的时候,就听孙老爷子吐出了几个字“赶羊的鞭子”,我们所有人都有些不明白,一个赶羊的鞭子有那么重要吗?
于是,孙老爷子向我们讲起了他以前的故事,原来,在几十年前,那时候的国家还处在战争年代,孙老爷子还是一名青年,当时他正在BJ大学就读,那时抗日战争刚刚爆发不久,有很多像孙老爷子一样的有为青年,以拳拳赤子之心,选择了投笔从戎,加入了抗战的行列。
孙老爷子加入部队后,由于,他的知识水平很高,所以,很快就被提拔重用,被派往了东北,主持开展东北一个地区的敌后抗战工作。在当时的东北,那里的抗战形势异常严峻,处处危机四伏,稍有不慎就会有生命危险。
孙老爷子在一次外出打探情报的过程中,不小心露出了马脚,被当时的日伪军发现,自己单枪匹马跟日伪军周旋了快一天的时间,最后,伪军将孙老爷子碾进了深山密林。
当时正值冬季,东北地区异常的寒冷,有许多地方早就已经大雪封山,虽然他暂时躲过了日伪军的堵截,可是也在大山里面迷失了方向,而且身上还受了不轻的伤,他在这密林里面深一脚,浅一脚的转悠了两天,也没能找到出去的路。最后,终于体力不支,倒在了雪地里面失去了知觉。
当他再次苏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一间暖和的木屋子里面,壁炉里面在烧着木柴,在壁炉不远处坐着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男孩子,他不时的向壁炉里面填着木柴,柴火在壁炉之中,时不时的发出“噼啪”的声响。
他回身发现我已经醒过来,并且看向他的时候,他马上向孙老爷子走了过来,并且手里面比划着手势,嘴里面发出“呜啊、呜啊”的声音,刚开始孙老爷子并没有在意那少年的动作,双手撑直了身体,艰难的坐起了身,向这孩子表示着感谢,可是这孩子还是在不停的比划着各种手势,嘴里面发出“呜啊”的声音。
孙老爷子这才注意到,眼前救自己性命的人居然是个哑巴,可是却又不完全是个哑巴,因为,他可以听懂孙老爷子的问话,当孙老爷子询问起他为什么可以听到他讲话的时候,只见这个孩子张开了口,伸出了他的舌头,当孙老爷子看清楚后,他被眼前的事实惊呆了。
因为,孙老爷子看到,这孩子嘴中的舌头,居然只有舌头根部一小截,舌根处的断口齐刷刷的,好像是被什么工具切掉的。孙老爷子看到这里,张大了嘴巴有些吃惊的看着眼前这名少年,就见这名少年跪在了地上,用手指在地上写了几个字。
当这少年将字写完后,孙老爷子探头向看了地面,这几个字的内容是“鬼子切的”,当孙老爷子得知了真相,当然是气氛非常,在心中发下誓言,一定为这少年报仇,将鬼子赶出中国。之后,孙老爷子便在这里安心的住了下来。
他们之间的交流虽然有些难度,可是好在这孩子还上过几天私塾,孙老爷子问话,他就在地上歪歪扭扭的写着字,不过好在可以猜出来个大概意思。
通过不停的沟通,孙老爷子得知,这孩子今年才十四岁,有个小名叫“二娃子”,父母去年被RB人残忍的杀害了,现在只有他自己一个人,依靠家里面的几只羊在艰难的度日,他的舌头就是去年被RB人割掉的。
就这样,孙老爷子和二娃子,便在这小木屋里面一起生活了下来,一直到来年的开春,在这段时间里,孙老爷子的伤势早就已经养好,他还向二娃子说了很多外面世界的样子,这让二娃子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同时,他还和孙老爷子学了许多文化知识,现在他们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是非常的顺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