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严大人城府很深,也不轻易表态,杨波便话题一转,说到了温体仁身上,又毫不避讳的说自己派人去京师打点一事。
严大人对杨波的做法很不以为然,堂堂大明首辅岂是你一个小小副千户想见就能见到的?但他也没有多说,只是叮嘱杨波日后多看看邸报,了解朝廷各方面的动向,杨波连连点头称是。
等杨波说道准备打闻香教的主意时,严大人惊呆了……
“知闲,此事非同小可,还要从长计议啊?”严坤之犹豫不定,闻香教若是起事动辄数万人,一呼百应,小小的毛家屯两百军户能济什么事?
“大人安心,想那闻香教不过一群农夫而已,虽然一路裹挟声势颇大,若我毛家屯有五百精兵,定能一鼓而破之”杨波倒是信心百倍
严坤之默然,毛家屯军户的战斗力他是知道的,力战海寇,一天扫平棋盘坳四寨的功绩不能小看了,唯一可虑的是,毛家屯现有的兵额太少了,如果杨波手提三千虎贲,何愁区区闻香教的余孽?
严坤之也有他的追求,崇祯五年一月登州失陷。总兵张可大自杀,孙元化战败自刎未遂,七月孙元化在西市口被处死,新任登州巡抚陈应元焦头烂额,疲于应付,听闻朝廷早有撤换他风传,若是自己挟大破闻香教之功,又搭上了温体仁这条线,这登州巡抚一职……
想到这里,严坤之对杨波递上来的报功名单很不满,这个杨波的眼皮子实在太浅了,为人实在太低调了……
两人低头一阵嘀咕,杨波拍着脑袋想了半天,把患白内障的三叔公,早年死了老公的王寡妇都加进了抚恤名单,又把靖边屯和赵家屯百户总旗的位置拿了过来,这才作罢。
有鲁王府商队遇袭一事在前,安东卫清剿地方这个功劳虽然不大,但这些不算苛刻的请功文书想必还是能够通过的,严大人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知闲哪~~”
严坤之喝了口茶水,清清嗓子说道:“这闻香教虽是乌合之众,但蚁多咬死象,知闲切切不可大意啊……”
杨波站起身躬身:“大人放心,小的若无十分把握,断不会贸然行事,但只要动手,定能大胜而归的。大人且宽心预备着,不消三个月,石臼所定会有报捷文书呈上。”
听到杨波斩钉截铁的保证,严坤之心中很是欢喜,他微微一笑道:“知闲年轻有为,日后前途是不可限量哪”
杨波不敢托大,恭敬的说道:“小的原是粗鄙武夫,哪里知道什么?能有今日五品之职,那都是大人的提携之恩,小的不敢或忘……”
严坤之点点头,这个杨波打仗有点本事,做人也乖巧,更难得是不争功,还处处替上官的前程着想,有这样的下属就很难得了,但这人没什么文化,日后只能朝武将一途着力培养了。
见过严大人后,杨波连日郁闷的心情顿时大好,不仅平白得了一笔意外之财,连几个职位也有了着落。他也想升官,但现有的根基还没稳固,眼下又把靖边屯和赵家屯两个军屯百户一职收入了囊中,接下来,他最迫切的目标就是要大力整合治下的资源了。
刚回到毛家屯的杨波就露出了獠牙……
当晚,一股不知人数的土匪袭击了靖边屯的乡绅李家,一家大小三十九口连同二十个家丁无一幸免,消息传出,安东卫震动。
这李家可是有名的乡绅富户,历代也出过好几个秀才,听说在永乐年间还出过一个解元,平日在乡里也是横着走的角色,没想到却被土匪盯上了,酿成了大祸事。
王远山得知消息后已经呆住了,他万万没想到才刚刚剿匪回来,就摊上这样的事情,他不敢擅自做主,把杨波请了过来一起商议。
“大人何须担心?”
坐在下首的杨波慢悠悠的开了口
“嗯?知闲可有对策?”
王远山看见杨波,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那大屋内留下血字,说是这李家平日强取豪夺,囤积米粮,骄横恣肆,引得闻香教侧目,有今日下场不足为奇,再说了……”杨波故意停顿了片刻
“此事如何善了?还望知闲教我”
王远山这时候也顾不上上下尊卑了。
“再说,日前棋盘坳大胜,严大人和魏大人对我石臼所也是赞不绝口的,今日李家遇害一事,想必众位大人也会替石臼所遮掩几句,U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