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打开天书系统,点击土黄色书籍《鲁班书》,书籍自动打开,随着陈川的意念又翻过了一页。他也彻底沉浸在《鲁班书》中。
“叮,《鲁班书》解封成功,解封进度5%,领悟技能工具制造(见习1/10)”
当陈川还想试着去翻动书页的时候,《鲁班书》却没有丝毫反应,陈川又集中精神试了下依旧如此,只好意犹未尽地作罢。
这几页书页,记载了数种工具的制作方法。
其一曲尺:曲尺最早的名称是“矩”,又名鲁班尺。曲尺由尺柄及尺翼组成,相互垂直成直角,尺柄较短为一尺,主要为量度之用;尺翼长短不定,最长为尺柄一倍,主要为量直角、平衡线之用。有了曲尺,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建筑施工当中就有了一件得心应手的工具。如测量物件,加工东西,度量长短和划线、平、折等。
其二墨斗:墨斗是木匠用以弹线的工具,此工具以一斗型盒子贮墨,线绳由一端穿过墨穴染色,已染色绳线末端为一个小木钩,称为“班母”,班母通常离地面约一吋。固定之后,将已染色线绳向地面弹动,工地以此为地平直线标准。又可以班母固定于高处,墨斗悬垂,以墨斗之重量作墬力,将已染色线绳向壁面弹动,以此为立面直线标准。
其三锯子:相传鲁班接受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需要颇多木料,鲁班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徒弟们用斧头砍伐,效率低下。工匠们天天起早贪黑拚命去干,也砍伐不了多少树,为此,鲁班亲自上山察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上山时,他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手被划伤了。鲁班觉得很奇怪,一根柔软的小草为何能割破手?于是摘下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鲁班了解到就是这些小细齿划破他的手。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也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口部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由于这两件事,鲁班受到很大启发,于是他们立即下山,让铁匠们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然后到山上试锯树木。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
其四刨子:相传有一次,鲁班见农人用耙子把地耙得很平,便从中受到启发,回家便制了一把平刃平面的刀,上面盖了块铁片,这回鲁班不砍了,他用这把刀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来薄薄一层木片,推了十几下,木头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比过去用斧头砍可强多了,可这东西拿在手里推时既卡手又使不上劲,鲁班又做了一个木座,把窄刀装在里面。刨子,就这样诞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