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甘露殿。
作为千古一帝,帝王典范,自然也要有千古一后与之相得益彰。长孙皇后作为李世民贤内助,贤名垂千古。00后的长孙小萝莉年仅12岁就嫁给了90后李世民,陪着李世民征战天下。而年仅三十几岁的长孙皇后病重之时,一直对不事生产的佛家采取极端政策的李世民,居然下令大修天下392所废庙,彷徨无助,病急乱投医宛若一般人。
长孙皇后留下的一双儿女——晋王李治,晋阳公主李明达由他亲自抚养,他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抚养公主的帝皇。
他还特地修了高台,让他在闲暇之时还能远眺葬在昭陵的长孙皇后。宫中一切用度,服侍长孙皇后的丫鬟、太监一切如长孙生前。她死后的第四年,李世民还用只能给皇帝的礼仪祭祀她。
长孙之死说让李世民死了一半也不为过。夫妻之情到这种地步,令人唏嘘。
甘露殿长孙明月正在替李世民按摩头部,长时间的伏案令李世民疲惫不已。
“二郎也不要如此劳累,坏了身子就不好了。”长孙皇后一边按摩,一边有一句没一句的和李世民说说家常。
“大军开拔有太多事情需要事先谋划。”李世民摸了摸长孙皇后的手,露出了疲惫的神情。
“有李靖和李绩二位将军在,二郎不必太过担忧。”
“前线倒是无忧,就是怕其他国蠢蠢欲动啊。”李世民是当了家之后才知道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这完全不像昔日的打江山那样。
“这前线打得越好,自然后方就稳固了,都准备了那么久了,二郎勿忧思太深。”
“观音婢说得对,越把突厥打得溃不成军,他们越是不敢轻易乱动。”
长孙皇后看李世民心里顺畅了一些,于是说着一些其他的话给李世民解忧:“今天妾还听闻了一件新鲜事情。”
“哦?说来听听。”李世民在长孙的温柔乡里也放松了许多。
“听说这西市新开了一家茶铺,卖一种新式茶饮。”
“新式茶饮?”
“店家还做了一首小词宣传呢。”
“还做了一首小词?”
“词曰: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长孙非常喜欢这首词,就背了下来。
李世民本来昏昏欲睡的,听额了这首词清醒了许多:“这是商人所做?”
“奇怪的是这新式茶铺宣传的诗是写的旧式茶饮,商家卖得茶饮闻所未闻。听说冲泡就能喝,不用加其他东西。”
李世民皱了皱眉,他也喜欢吃茶羮,平日里事情太多,吃了一杯茶羮便又神清气爽的。不加任何东西那能喝。
“店家可费了很多的心思,让人当场观赏了泡新式茶饮,也供人品尝。听说一天卖了十几万钱。”
“一天十几万钱,究竟是何茶?”李世民来了兴致,很是好奇。
只见长孙皇后示意侍女上了泡茶的器具,UU.knsh对二郎说:“妾听了很是好奇,就命人买了点这家茶叶,没想到他还送一本《茶经》。介绍了新式茶饮,我喝了还真别有一番风味。想着二郎喜欢吃茶羮,也会喜欢这样的喝法。”
随后长孙皇后亲自煮水,洗器具,泡茶汤,整个动作行云流水,完全不像第一次泡。
皇后泡的第一壶茶就是上品红茶,刚一沏上就飘香整个大殿。
“真香!”李世民越来越好奇了,这新式茶饮还有点意思。
待等片刻,樱红的茶汤映着紫砂茶盏甚为好看,香气随着茶盏的热气飘到了李世民鼻子里。看着诱人的茶汤李世民接过长孙皇后的茶盏,开始品茗起来。
入口一丝甘甜,到咽喉有点苦涩,浓烈的茶味刺激着李世民的味觉。茶汤入肚子,顿感疲惫一扫,精神一振:“好茶,好茶。”
接着长孙皇后又用玉壶沏了一壶绿茶,翠绿的茶汤盛在剔透的玉壶中相映成章,让人垂涎。
绿茶入口不如红茶那般浓烈,李世民品茗了一下,感叹了一句:“真是好茶!没想到这光茶叶滋味这般好”
“妾也没想到这般别具风味。只是这茶买少了一些。据说这店家卖得不多,我已经差人明儿再去多买一点。这只是上品茶,还有一种极品红茶比二郎刚刚喝的那茶还要香,现在还没送到长安。”长孙皇后一边给李世民添茶一边说道。
李世民握着茶盏,拖着盘子,吹了吹热茶说道,有点诧异:“居然还有比这更好的茶?”
“这极品红茶只限购三斤。店家说总共只采了80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