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秋风凉爽,来来往往的行人,在一家毫不起眼的小店路过。
店内,却是一片寂静,只有林立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忧心忡忡。
完了,真的完了。
这家店开了大半个月,总共才赚了一千多块。
除去水费,电费,房租等等,也就赚了一两百块。
比搬砖的还不如。
而且他是卖菜,不是卖早餐,价钱跟大多数商贩一样,都是从五毛钱一斤到几块钱一斤,绝对没有做黑心生意,故意抬高价。
怎么生意就这般惨淡,这让他该怎么和乡下的父母交代。
他可是打了包票,说每月都要盈利一万块,可惜他想得太美好了,现在做生意的不要太多。
每天菜市场一开门,就有凌晨四五点到的老大爷,老大妈挑着自己家种的新鲜蔬菜,跑到菜市场门口堵着,还打着绿色食品的标签,卖的比谁都快。
不像他起了大早,陆陆续续来了两三个客人,其中还有两个大妈,靠着三寸不烂之舌跟他砍价,砍到了一半。
但他若是不卖给他们,那他店里的蔬菜放久了也会烂掉,这个代价,他承受不起,太亏本了。
“林立啊!你今天怎么都没客人来买菜的,比前几天还要没生意。要不你还是把你这小店盘给我,我这早餐店生意挺不错,想再扩张一些。”隔壁卖包子的周大婶,总在卖早餐的高峰期过后,找他来聊聊天。
自然是非常了解林立的困境。
“不用了,周阿姨,我再坚持几天,等我新试验田里的蔬菜出来了,说不定就能大卖?”林立是农业大学毕业,早就跟各种各样的蔬菜打过了交道。
他希望自己能够种出真正绿色又无害虫的安全蔬菜。
“唉,你这小伙子还挺倔,不过我要再多提醒你几遍。你把店开在这闹市区,哪有人愿意天天来买,附近就有好几个大型超市,里面卖的蔬菜都是真正包装好的绿色食品,再不济远处就有菜市场,你说你开在这里能占什么便宜。还是把店关了,老老实实地去菜市场自己租个铺子,也比在这儿赚得多。”周大婶说的都是实话,情况的确就是像她说的那般。
林立把蔬菜店开在这里,完全就是吃力不讨好。
但是,林立就想着自己先开一个小店,把自家种的蔬菜拿出来买卖,等买的人多了,就能做出自己的商标和名气。
可现实太残酷,林立当初选择在这里卖蔬菜的时候,房东就把他当智障似的,看了好多遍。
甚至还忍不住背地里说林立是个“缺心眼子”。
周围附近的商家,摊贩,也把林立这种行为给当成笑话看待。
没有人觉得他能够开店成功,会有很多客人去买他的蔬菜。
连周大婶都每天下午,跑远路去菜市场买菜。
那个时候,菜市场买菜的人少,剩下的都是一些不太好的蔬菜,价格非常便宜。
“周阿姨,你就别再劝我了,我知道你是好心,可我就是想再试试,不成的话就把店盘给你。”林立天天都要被周大婶给唠叨一番,真的是劝得他自己都没信心了。
“那说好了,要是你这生意实打实的再做不起来,你就把店盘给我。”周大婶在唠叨了好几次,终于得到林立的承诺后,高兴地拿出了刚刚出笼的两个热包子,塞到林立的手里,“你看你天天都吃番茄鸡蛋面,这人都瘦的不成样子,一点营养都没有,赶紧吃两个肉包子补一补。”
“谢谢周阿姨,不过我真的没有闲钱买包子。”林立推辞地说道。
↑返回顶部↑